“嗯?”看着阳光下像是在发光的女孩儿,陆辛插在裤兜儿里的手指头动了动,“所以呢?”
沈小甜抬了抬下巴,说:“我都这么高兴了!当然要庆祝一下。”
怎么庆祝?
陆辛看着沈小甜抬起了一只手,他愣了一下,有些茫然地四下看看,终于明白了。
他的语气很无奈:“这就庆祝了?也太简单了吧?”
“简单吗?那晚上再吃点儿好吃的吧。”
说着,沈小甜笑眯眯地看着陆辛的右手握住了自己的左手。
她把右手也搭在那只手的手背上,说:
“怎么样,这样是不是隆重了一点儿?”
“嗯――”陆辛想了想,迈了一步,拉着沈小甜慢慢往前走,脚步轻的像是初秋的叶子。
“勉强有了那么一点儿意思吧。”他说。
眼睛略垂着看着地面,是笑着的, 第二天, 早饭,沈小甜和陆辛一起吃的锅贴。
老店开在居民楼里面,老远就能看见老板低着头把包好的锅贴一排一排码在锅里。
锅贴像是一个一个包到了一半就被撂下的饺子, 两头儿能看见满当当的肉馅儿。
陆辛点了一份儿猪肉白菜的,又点了一份儿虾仁儿的,另加碗小米粥。
他们坐的地方离老板不远,能听见铁板上的热油滋滋啦啦的声音,好像是汁水被从馅料里驱赶了出来,与炙热的锅底短暂交锋了一下。
过了一会儿老板又拿了一碗调了面糊的水倒进锅贴里, 水烹煮着面皮儿,让锅里一下子变得透亮起来,最后就是用特质的铲子给锅贴翻个身,让它的另一面能够彻底熟透。
“这个锅贴和昨天的水煎包做法是不是有点像?”
放下拍视频的手机,吃下一个锅贴,沈小甜问陆辛。
陆辛把醋碟儿往沈小甜的面前推了一下, 说:“都是有煎有煮,也不完全一样, 水煎包用的面是发面的, 锅贴皮儿得是用烫面。”
说起烫面, 沈小甜想起了自己之前拍的素材。
“其实我想设计一个实验, 来证明不同和面的水的温度对面团的影响……是不是应该先把面团里的蛋白和淀粉分离出来。”
沈小甜一边说, 脑袋里一边在飞速地想。
“这样的话,我可以把冷水组作为对照组,温水组,热水组, 先把面团里的淀粉洗出来……”
陆辛说:“把淀粉洗出来不就是面筋么?你要真想要纯是面筋的粉,也不用拿面粉折腾, 可以考虑去直接买谷元粉,这玩意儿也叫面筋粉,就咱们之前在珠桥看见的那些钓鱼的,他们经常用这个,因为在水里泡不烂,鱼还叨不开,不怕鱼叼了食儿就跑。”
沈小甜“哇”了一声:“原来你不光知道怎么喂饱人,你还知道怎么喂饱鱼!”
陆辛:“……行了,你赶紧吃吧。”
沈小甜又吃了两个锅贴,肚子里已经有了四五分饱,再喝一口热粥,她说:
“其实上一节课讲的是酸,我这一节课是想讲甜的,在农业领域,人类一直在努力让食物积累更多的糖分,在烹饪上,糖也在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发挥作用。可是我又觉得这个关于温度和面团的课更有趣啊。”
小甜老师在为自己的备课纠结,陆辛也喝了一口热粥,说:
“一个一个接着做呗,想做哪个做哪个,反正能吃的多了去了。”
“对呀。”沈小甜如释重负地笑了起来,还对着陆辛眨眨眼,说:“反正好吃的多了去了!”
才十点多,他们就到了春巧家常菜馆。
因为周阿姨要跟沈小甜细细地讲这个酥锅。
“你看,这么一大缸酥锅,我只往里面放了这么一点儿调料。”
周春云拿起一个中号的碗,给沈小甜看了一下。
“其余都不用再放,里面的水分靠的全是白菜啊、海带啊、肉啊、鱼啊……这才叫酥,彻彻底底的原汁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