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完垃圾,他看了看太阳,是时候开始准备晚饭了。他先在盆子里把面和好,然后用擀面杖把面擀成薄片,用刀切成面条。晚饭做凉面条,解暑降温,夏季吃正好。
吃完饭,大家挨个去冲澡。
王哥洗完澡,拿着茶杯蹲坐在屋檐下纳凉,和正在揉面的许维安说了个好消息。
“明天晚上你不用做饭了,老黄升职,请咱们吃饭。咱这形象也不好,去饭店里不太方便,老黄定了菜直接给送过来。”
许维安对在哪里吃没感觉,听到王哥的话,他想了想,说出自己的安排,“那我少揉点儿面,明天早上少蒸点儿馒头。明天中午我也不做肉菜了,人家饭店里大厨做的菜肯定比我做的好,给大家留点肚子,晚上多吃点,这天热,饭菜也放不住。”
王哥听这话就笑了,“虽然咱没吃过饭店的菜,但你小子的手艺不错,至少比我婆娘做的好吃。”
王哥今年三十二岁,长得又高又壮,为人稳重讲义气,办事牢靠又有担当,垃圾场里大家都对他服服帖帖的。他家里有个比许维安年纪小点儿的小子,正在读初中,王哥可能是出于移情,对许维安很照顾。王哥平时不怎么跟大家讲他家里的事情,但唯独对自己的婆娘,几乎三句话不离其口。大家和他聊天,经常聊着聊着就会被他给带到自己婆娘身上,大家都笑他是耙耳朵。
许维安笑,不吭声。
果然,王哥马上又说,“唉,婆娘厨艺再不好,但还是想啊,那种家的味道,也只有婆娘能给。”
许维安把揉好的面团放进盆子里,盖好。他问王哥,“今年回去么?”
王哥叹了口气,“还是不回了,我们那小地方太偏僻,回去一趟得三四天,咱们总共才放十天假,回去了啥事都办不了。再说家里弟弟们这两年孩子都几个了,一大家子住三间毛胚房子,太过拥挤,我回去也没地方住。”他喝了口水,说了自己的打算,“我打算再攒点钱,明年回去把你嫂子和娃子接过来,一家子住在一起也能有个照应。家里总归是不如外边机会多些。”
虽然王哥没明说,但明显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怪不得他基本上不提家里的事情。不过王哥的打算,许维安倒是觉得不错,一家人总是住在一起才能算个家,总这样分居两地,也不是个事儿。
第32章 第三十二章
许维安整理完东西,蹲在王哥旁边吹风,“这边确实是不错,机会多。给嫂子随便找个包吃的工作,一个月也能拿百十来块钱,再加上王哥你的工资,一家子生活,足够了。吃的住的,都能比家里好。再过几年,手里攒几个钱,就可以买个门面,租出去或者自己开店,都是稳定收入。”
王哥笑了,“你小子倒是比我想的远。今年过年,你回家么?”
去年过年的时候,许维安刚从黑厂逃出来半年,进垃圾场当了五个多月厨师。垃圾场包吃包住,许维安一分钱都没花过,那个时候他手里攒了有四百多块钱。当初他和许家谈条件,一年给许家五百块钱才能出去打工。他如果回去,不给够许家钱,说不定就出不来了,因此就没回去。正好过年那几天人不多,许维安做饭任务不重,工资还加倍,许维安到处捡垃圾卖,勉勉强强凑够了五百块钱,给许家寄了回去。
他想过不给许家寄钱,就这样算了,这辈子不回去了。但外婆还在,身体还不好,他不管怎样都得回去,在外婆有生之年尽孝。他之前有想过拿成绩那事去威胁孙玉兰许利民,让他们劝许老太太不要太过分。但想到许老太太是个难缠的,许利民也不是个好的,他年纪还小,就怕威胁不了他们还反受其害。许利民摁着他,他都没那个力气挣脱,跑不了就得挨打,打死了挖个坑埋了,除了外婆也没人会在意。外婆那边,许家随便找个借口,说他逃出去打工了,都能给搪塞过去。
今年到目前为止,他手里已经攒了四百多块钱,到年底怎么也能攒够千把块钱。如果想回去,倒也可以回去,只是他不确定是否要回去。
“到时候看吧,年底攒够钱,我想去医院看看胳膊。如果胳膊能治好,我就不回去了,专心把胳膊给治好。如果不行,那就回去。”许维安笑着说。胳膊如果能治,千把块钱治个胳膊后估计也剩不了多少,回去就是找死。如果治不了,他就老老实实的回家,看看外婆,来年继续老老实实待在这里当厨师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