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盐水考古志_作者:吴羡鱼(19)

林晏靠在魏召南肩膀上,看着电影一帧帧播过,看到西南联大教授陈岱孙在瓢泼漏雨的黑板上写下“静坐听雨”,看到梅贻琦在飞机四处轰炸的时候看书晒太阳,看到他说“你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如果有一种从心灵深处满溢出来的,不懊悔也不羞耻的,平和与喜悦,那就是真实。”

林晏看得酸涩,林晏艳羡西南联大时候的人,虽处乱世,但举手投足都有超脱于时代背景的淡然,仿佛泰山崩于前也无碍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很多时候的选择并非心之所愿,只是衡量了方方面面觉得是最优解,然后便不得不走下去,然后满心痛苦,然后面目全非,连旁人看着都觉得委屈。正如片尾,may you remember how precious you are。对于未来,考古注定是一条艰辛无比的路,要做,便也只能无问西东了。

电影的最后,富家子弟沈光耀驾着弹尽的战机,毅然决然地冲向敌机,成为空中一朵绚烂的火花,林晏听到影院里有低低的抽泣声,大概是为了无怨无悔的青春。

电影落幕,众人离席,魏召南搂了搂林晏,走出影院。

此刻外头已是全然的黑,却也离黎明不远。

第9章

圣诞之后便是期末,图书馆里到处都是临时抱佛脚的人,网瘾少年如费费也开始书不离手,走路走到一半都能跳出几个专业名词。大杜通宵到天亮,长鼻王的包装纸扔满了垃圾桶,但课程论文依旧只憋出了短小的几百字,距离5千字的要求还只能望洋兴叹,而deadline却步步紧逼。林晏与往常一样,觑着隙儿往魏召南办公室跑,只不过也抱着笔电和厚厚的专业书进入浑然无我的状态,连风花雪月都少了些兴致。

林晏检查完格式,把课程论文转成PDF,通过邮件发送给任课老师。然后抬起头,看见魏召南似乎还在写下学期研究生课程的开课申请。

林晏站起身,伸了伸肩膀,走出门,来到连廊上,呼吸一点新鲜空气,看着远处的操场。

“这个学期经常在系里看见你。”徐老师上完课回来,手中还拿着书和保温杯。

“我在兼职系里的行政事务。”林晏笑了笑。

“哦,怎么,毕业后想留在学校?”徐老师以为林晏兼职是为了以后方便留校做行政。

“也不是,打算读博,但不是在本校。”

“也是,你已经在本校读了本科和硕士了,本校读博没有必要,该去更好的学校。”徐老师就事论事,确实觉得本校读博资源和环境都还差了点意思。其实本系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之后都转了行,或是去公司打拼,或是成为了公务员。对于徐老师来说,每一个学生他都用心地去教,希望学生热爱这个专业,为这个专业抛头洒血。若是转行,虽然支持,但心里总是有些可惜的。因此林晏打算深造的意向,徐老师听了也是高兴,因此又与林晏多聊了会儿。

“魏老师虽然才入职,但学识是很好的,你跟着他,确实能学到东西。我看你与魏老师关系也很好。”

林晏应了声是。

“你以后申请学校的时候,也可以来找我,我很乐意帮你写推荐信。”徐老师在美国读的博士,想来是在美国有些门道。

林晏谢了徐老师的好意。

春节的脚步渐近。

费费和大杜交完了所有作业,学校里也没有什么牵挂,早早地收拾了行李滚蛋了。张西岭是本地人,本想在学校多待些日子再回家去面对母亲的叨唠,但张母给张西岭发了几张照片,说给他相看了一些适龄的姑娘,让他回去相亲。张西岭看了照片上明媚皓齿的姑娘,便屁颠颠回家了。回家之后,张西岭大呼照片骗人,和他相亲的姑娘远不是照片里的模样,他对着姑娘的好友献了半天殷勤,临走的时候才发现弄错了人,当然姑娘也被气走了,给寝室的人又添了笑料。

林晏也完成了作业,又在学校待了几天。魏召南实在是忙,系里所有老师都要开年度终结会议,分派来年的任务,来年学校要筹建考古博物馆,又是一堆的事。而课题组又相中了横向新项目,魏召南要抽空接待甲方。

林晏几次去系办,魏召南都不在办公室,碰见了还说不上一句话,又被别的老师叫走。林晏也无可奈何,只是默默帮魏召南改好了本科生的课程试卷,将分数登记在教务网上。

城西新落成了一家博物馆,之前一直不得空,林晏便独自去逛了逛。这是一家民俗类博物馆,里面传统意义上的古董很少,有很多近现代展品和辅助材料,但信息量很大。林晏看完了展示区一块清代城市居民磨剪子的虚拟现实展示,背景布局为微缩模型,人物用三维投影技术播放。林晏觉得这个博物馆设计很不错,如果有下次有临展,可以拉魏召南来看。照例去了文物商店,买了一本偷桃缂丝记事本和一个十八骨伞小摆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