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又一个的赛事之中,苏哲被磨砺得越发耀眼。
从最初始终状态紧绷,有着新人惯有问题的新手运动员,到克服、调整了自己的心理状态,逐步走向成熟的运动员。
苏哲以他的勤奋、努力与成绩,征服了圈子里的每一个田径爱好者。
直至今天,直至此时。
【我庆幸,自己能够看着他一步又一步地走到了现在,创造出了属于他的,也属于中国田径史、甚至是属于世界田径史上的奇迹。
而我更加确定地相信,他还是那样的年轻,他还有着足够光明辉煌的未来,我坚信,在不久的未来,“苏哲”这个名字,还在创造出更加耀眼的的辉煌传奇!】
这篇陶生所撰写的长文,很快在田径爱好者们的圈子里广泛地流传了开来,而随着人们的转发,这篇文章也被更多的普通路人看到了眼中。
许多人也是在此时,才真正地知道,苏哲在成为今天的奥运奇迹之子、跨项目的双铜牌获得者之前,还曾经经历过哪些故事。
田径王国的论坛中,许多人也在看着这篇文章,满是感慨。
对于这些田径粉丝们来说,这一届的奥运,就如苏哲如今的称号一样,充满了奇迹,特别是在看过陶生的总结文章之后,这种奇迹的感觉就更加地强烈了起来。
又有谁能想到,一年多之前,他们还在激烈抵制的,那个来自娱乐圈的运动员,如今竟然就已经成长到了这样的地步,同时,为中国队的田径项目,带来了所有人都难以想象的辉煌成绩。
就如陶生的文章中所言,他们庆幸,苏哲离开了娱乐圈,选择了重新回到体育圈,也庆幸,苏哲没有被当时的暴力言论所击退,也正是因此,他们才能看到今天的奇迹。
有时候,命运与奇迹这两个词汇,就是如此的奇妙。 截止8月6日,本届东京奥运会的赛事全程已经接近尾声。
中国田径队在这一次的奥运之上,可以称得上是收获满满,不仅是有苏哲在男子百米和110米栏这两个项目上的奖牌收获,同时,陈志、周天爵、叶俊几人的比赛状态和成绩,都可以称得上是历史性的进步。
在强项上保持稳定,在弱项上获得突破——本次田径队奥运的这一目标,在此时已经足可以称得上圆满。
接下来,田径队短跑组最后的目标,就是在8月7号的男子4*100米接力决赛中,能够再次斩获佳绩,拿下属于接力队的一个好成绩。
从赛场上退下来后,奥运的工作人员找到了他,通知他,有国际田联的记者正在等着,希望能够给他过一条简单的赛后专访,同时工作人员也已经为他配备了相关翻译,请他放心前去。
苏哲没想到国际田联的记者竟然还专门来找他进行专访,在答应了工作人员之后,很快换完了服装,然后出门根据工作人员的指示,找到了正在专访区等候的国际田联记者还有等候着的翻译。
来自田联的这位记者,是位有着亮闪闪光头的白人大汉,光看他的体格,根本想不到这人竟然会是个记者,他看起来像是更适合穿上迷彩去演出警匪片里面的美式肌肉壮汉的样子。
这个肌肉壮汉大兄弟在看到苏哲后,就笑着跟苏哲打了个招呼,还想要给他来上一个熊抱。
苏哲好不容易退后之后,才发现这个壮汉大兄弟,身高大约已经逼近两米了……这让苏哲忍不住在心里吐槽,篮球界大概失去了一位优秀的选手。
“嘿,苏,你好,你可以叫我杰克森。”
杰克森的声音和他的体型一样雄浑低沉,如果他不是始终带着一脸温吞好说话的笑意的话,只怕分分钟会让人误会成正在对别人进行威胁。
苏哲有些赞叹地看着杰克森的体格,然后也跟他认真地打了个招呼:“你好,杰克森,我是苏哲。”
杰克森大约早已经习惯了别人对他的观感,在笑着和苏哲打过招呼后,两人一起坐到了采访区中,一旁,杰克森的工作伙伴,摄影师约翰也做好了准备,几人很快就进入了常规的采访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