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富的一百种姿势_作者:青律(91)

2020-01-18 青律

    老人家显然越说越严肃,语速都快了起来:“你们知道古代没有化学染料,是怎么给衣服染颜色的吗?一开始都是用石头!”

    “青赤黄白黑,这赤色在周朝往后,那是靠赤铁矿的粉末和茜草、明矾一块染的!”他晃着手里那宛如古装戏袍和婚纱礼服般的艳红衣物,一直摇头道:“太不伦不类了,还不如拿衣服做个鸟窝!”

    两个设计师显然脸上都挂不住,被训斥的眼睛都红了,也不敢真哭出来。

    尹弦过去把老头儿扶下来给他顺气喝茶,开口道:“你们现在的第一个问题是,衣服都是混在一起的,定位全都颇为模糊。”

    按照这个圈子的术语,要么是汉元素,要么是汉服。

    汉服的这个汉字,既可以笼统为全历史段的国家特色,也可以引申发展纯民族主义的文化再现。

    董雨的这家汉服店,显然两边都没有讨好。

    她们在考究上做的马马虎虎,虽然找了些类似《古代服饰研究》、《北齐校书图》的资料来看,但确实没有相关学术知识的奠基,看什么都一知半解。

    真要说考据,从形制、料子、用色,几乎全部都是零分。

    ——那讨好了其他单纯想穿好看衣裳的姑娘们了吗?

    也没有。

    情怀洒的充足,官博也经营的还算不错,但大部分的衣服都是古代款,真的走在大街上不仅会引人侧目,确实也有穿越感。

    毕竟这年头真没有人穿个大红披风逛街。

    现在令人两难的事情是,由于衣料和印染的原因,他们店里的衣服在海报上都非常好看,几乎是仙女本仙。

    这种海报拍下来,都是挑古色古香的庭院,找小桥流水宫廷深处,美人鬓发上缀着步摇长钗,穿的鞋挎的包都颇为讲究。

    单纯从微博海报里看,那真是云想衣裳花想容。

    可顾客真的买回去,也就穿一两次图个新鲜,再就束之高阁了。

    毕竟太出众会被各种大妈大爷骚扰,问些令人尴尬和烦躁的问题,而且还可能被追着骂穿山寨货。

    更麻烦的是,如果顾客们披散长发,穿着运动鞋和板鞋,可能也会被各种人疯狂攻击,进而增加对这种服饰的恐惧和抵触。

    要情怀,要对历史文化的尊重,要时尚,还要穿着舒服。

    哪里都想妥协,哪里都想兼顾,最后却谁都没有讨好。

    尹弦顿了一下,见老先生也颇为认真的在听着自己的处理方案,忽然开口道:“我们重做这个品牌,要分流。”

    “A组,就只做还原历史的考究派衣物,所有的版型、色系选择,特别是细节的修正,全部都要按老爷子的要求来——你们做的,就是历史衣物,不用考虑别的东西。”

    穿出来哪怕再异类,或者那些搭扣和系带有多麻烦,那也是对历史原本面貌的尊重。

    她看向另一边,王设计师显然也跃跃欲试了:“B组,去做汉元素。”

    把所有的桎梏全部扔掉,不用管到底什么朝代,不用在意古代有没有雪纺印花树脂扣,甚至是把西式的设计风格与东方的元素结合在一起,都是对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天使投资到位,厂家联系就位,还有各种布料也不计成本的搬来挑选。

    他们直接雇佣了数位专业的设计师,帮忙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改进和加工。

    优秀的服装,在是一个文化符号的同时,应该也是批量生产的商品。

    要可以通过工厂批量生产,要价格足够亲民,还要能让圈外人也能够接受。

    太过尖锐和过激的指责,只会让想要理解和接触这些文化的圈外人感到被攻击感。

    而圈子一旦越来越小众,能够引起的反响和拥护就越来越少。

    虽然圈内人保住了情怀和满足感,可对整体而言,并不算件好事。

    尹弦其实犹豫了很长时间,到底要不要做汉服。

    单纯为了省下成本的话,可以只做汉元素店,让时尚的衣裙装饰里添加各种历史文化的独特记号,也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