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这就给您装上。”大袋子小袋子今天都带上了。
小纸袋装包子可以装两个,徐香娟没有把馒头和包子都放进大纸袋,而是分开装成两袋递给大娘。
大娘把菜包子给了孙女吃,小女孩咬了一口热乎的包子:“奶奶,包子好吃,你也吃。”
“玲玲你先吃,奶奶待会儿还买,带回家让大家都吃。”
奶奶不要,小女孩就自己抱着包子吃,大娘给自己撕了一块馒头吃,吃完道:“给我素包子三种菜都来一对,馒头两对。”
“好,这就装上。”
第一笔就是大生意,徐香娟面色不变,吴彩凤高兴,但表面也是波澜不惊。
大娘和徐香娟吴彩凤聊了几句,带着孙女离开了,菜篮子里头半篮子都是她们家的包子馒头。
吴彩凤和女儿轻声嘀咕:“这付钱也太爽快了,包子差点就给包圆了。”
太有钱了,尽管现在菜价还没降下去,但3元能买的蔬菜很多。
徐香娟:“咱家做的好吃,愿意买。”
“给我来一个白菜香菇一个馒头。”隔壁大爷坐不住,最终还是下定决心去买了。
就怕待会儿买的人更多,啥也不剩了。
徐香娟给人包好。
大爷先吃的包子,白菜香菇的,没想到味道居然十分鲜美,他都要忘记只是个素包子。
吃完一个素包子意犹未尽,但钱的没带多少,馒头先放着,等中午再吃。
大爷这边的生意在徐香娟卖出去一半后,终于迎来第一个客人,买花生来的。
客人买了一元五毛钱的花生,大爷拿五毛钱又买了个馒头和白菜香菇的,准备带回家给老伴尝尝。
开始买包子馒头的多数是摆摊的大爷大妈,等人渐多,包子馒头就卖更多了,还有专门要订一批的,问能不能送货到他们那儿。
说是办喜事,送货可以送,但你买大量的馒头我们不会再便宜,先付钱再送货,徐香娟表明这条。
客人点头说可以,要买50个馒头,冷馒头没事,他们到时候会蒸热的。 50个馒头, 按照五毛钱一对其实才12.5元, 她说不会再便宜也只是这个金额不变。
毕竟路费还包括在里头,交了钱双方给了地址, 约定后天上午送过去。
吴彩凤晕乎乎的:“娟, 第一次遇到买这么多的。”
徐香娟把钱收好了,对自己妈说:“妈, 以后可能还有更多,到时候你和爸的厨房也借给我用用, 我们蒸笼得再多订一套。”
吴彩凤:“娟, 你以后教教妈怎么看火候, 怎么做馒头调包子馅, 妈以后去卖包子馒头。”
她自己做的馒头皮都比较硬, 没像女儿那样加这个加那个。
徐香娟:“妈, 我做馒头包子又不躲着你,你看着有问题问我就好了,不难,只是需要舍得, 不能嫌麻烦。”
吴彩凤:“有钱赚谁还嫌麻烦。”
上午十点不到, 包子馒头卖光了, 徐香娟和吴彩凤准备回家, 顺路再买些菜肉,毕竟今天集市, 赚钱也不能忘了家里头得吃饭。
隔壁大爷见母女俩要走, 问了句:“下午还来不来?”
吴彩凤:“下午不来了, 再来应该得等到下个集,我们在毛董村,如果要买包子馒头,打听打听哪有卖包子馒头的就知道了。”
虽然她们家包子馒头没有出名到全镇都知道,但在毛董村大家是知道的,随便找个村民,除非跟她家有仇,不然都能给指路。
...
牛牛:“妈妈!”
“牛牛,妈妈不在家,妈妈很快回来了。”把牛牛放在了牛牛专属椅子上,周程宁喂小朋友喝粥。
大早上牛牛起床没见到妈妈就在喊妈妈,周程宁带孩子已经比较娴熟,即使牛牛在哭,也被他哄好了。
这会儿吃早饭,牛牛喊了两三声妈妈就停止喊妈妈,专心吃早饭。
周程宁知道牛牛吃饱了会继续喊几声妈妈,当牛牛喊妈妈,妈妈又不在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