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粉一般都是粉煮好了,捞出来拌上调的汤料。
吴彩凤现在听女儿话,虽然意见很多,但还是依言去剥大蒜捣蒜泥。
煮番薯粉徐香娟有经验,保准爽滑。
牛牛对捣蒜泥这活挺感兴趣的,外婆捣蒜泥,他就喊着婆。
吴彩凤可不让外孙接触到呛人的大蒜,特意搬去远点的地方捣鼓蒜。
徐香娟调了第一份汤料,给自己捞几根番薯粉拌在汤料里:“醋加多了,有点酸。”
在第一份的基础上,徐香娟加了些辣油,“嗯,盖住酸气了,不过除了酸辣,没别的特色。”
“你夹几根让妈尝尝。”
“妈,你等等,我给你调份新的。”徐香娟把碗里剩下的番薯粉吃掉,给自己妈重新调好一小碗,放了蒜泥,还撒了点白芝麻。
“伴饭伴馒头都行,娟,给妈拿半个馒头。”
今天馒头还有卖剩下四个,徐香娟掰了半个馒头递给她妈:“妈,味道怎么样?”
“热乎,虽然看着红,吃起来不辣,好吃。”
徐香娟:“妈,你又不怎么吃辣,我给你放的不辣的辣油。”
她还得琢磨琢磨,需要放学下班回家的瓜瓜和阿宁都尝尝。
阿宁喜欢辣,能吃辣,这酸辣粉当然还得迎合不吃辣客人的口味,不辣的辣油更多用处还是让酸辣粉看着红艳。
如果白惨惨的颜色,和平时家里煮的番薯粉有什么区别,别人凭什么要买?
外观没有口味重要,但影响第一印象。
周程宁回家就有一碗酸辣粉,忍住吞咽口水的动作:“娟,这个得多辣?”
“妈妈,爸会不会着火?”瓜瓜看着都不敢吃。
“不会,看着红而已,要吃馒头自己拿,晚上就吃这个了。”
“妈妈,我能吃吗?”
“当然能吃,不辣,妈妈给你兜个围嘴再吃。”
徐香娟给瓜瓜调了碗清淡的,不过光颜色看着就不清淡,但的确料比孩子爸爸的少。
围嘴是牛牛的围嘴,瓜瓜虽然已经幼儿园中班了,但完全不介意戴弟弟的围嘴,妈妈给她戴好围嘴,她就学爸爸抓半个馒头,开始吃酸辣粉。
牛牛的围嘴有大有小,徐香娟给瓜瓜戴了大的,确认酸辣粉的汤不会溅到瓜瓜衣服上,才去喂牛牛吃晚饭。
做酸辣粉总担心把牛牛放厨房会影响牛牛的嗅觉,以后还是把牛牛搬门口去,离远点,味道不那么重。
她妈已经端了碗酸辣粉回家,不知道爸回去吃的时候粉会不会泡胀开。
今天听阿宁和瓜瓜的反馈,明天要听她妈带来的反馈。 瓜瓜:“妈妈, 吸溜一口就没了。”
徐香娟:“吸溜哪里学的?不要吃太快, 小心烫着。”
说吸溜,她其实更多想到的还是吸溜口水。
瓜瓜是个在幼儿园认真听讲的小朋友, 回答妈妈的问题:“吸溜是老师说的, 老师说小朋友不能吸溜面,会呛着, 妈妈,我吃不快, 这个自己到我嘴里去了。”
徐香娟是看到瓜瓜一根番薯粉直接吸, 吸了好久。
瓜瓜嘴巴没有一旁的爸爸大, 爸爸一筷子能捞好多酸辣粉, 一口吸掉小半碗的酸辣粉。
“你们老师说的没错, 小朋友不能吸溜, 会呛着……阿宁,你别吸,试试能不能咬断,如果咬不断, 粉得多烫会儿。”徐香娟直接命令旁边吃得正欢的周程宁。
别说小朋友会呛到, 大人也会。
周程宁按照爱人说的去咬断:“娟, 很好咬断的。”
说完, 继续吸溜。
徐香娟:“别吃那么急,衣服上沾了汤汁很难洗。”
牛牛已经吃过晚饭了, 但见爸爸和姐姐粉吸得欢, 忍不住叫起来, 他也要。
顾不上父女俩,徐香娟去安抚躁动起来的牛牛。
晚上做的酸辣粉没有熬蔬菜汤,只是各种料拌在一起,熬了蔬菜汤味道应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