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慧竹一同过来的女人道,“别谦虚,你们这儿不比尚家老字号差。”
尚家老字号就是徐香娟去吃过两次,而且有点贵的饭馆。
徐香娟:“各有各的好,他们有做大菜的师傅,我们这里就做些小菜,肉折腾来折腾去就几样。”
赵慧竹:“现在也没见谁家整天大鱼大肉吃,还是你们家的吃着让人舒心,也不贵,今天不还有一堆学生都在你们这里定下午饭了。”
徐香娟:“这还是阴差阳错的事,经常来我们这里的丁姐,她儿子小姜在这里吃过,自己想主意,瞒着爸妈带妹妹过来吃饭。
后头干脆叫老师带他们春游来这里吃,以前小学春游我听老师说是老师买来干粮发给孩子们的,今年硬是带这边来,班主任翁老师吃了觉得不错,又介绍给同事。”
也是考虑到有些孩子发了干粮是带回家,自己饿着肚子不吃,翁老师才同意大姜的提议。
春游总还是得放松一下的。
大姜这一带,可把他们家小饭馆生意带出来了。
家里条件不好的不说,稍微好点的小学生,吃过这里,要么自己一个人过来吃,点碗青菜面,要么和爸爸妈妈过来的,吃盖浇饭或者青菜/酸菜面。
小朋友带大人,大人带朋友/同事/亲戚,总之这么一带,影响也慢慢扩大出去了。
虽然没有日进斗金,但算是进入正轨了,爸妈还有阿宁瓜瓜可算不用为小饭馆的生意发愁。
赵慧竹的同事道:“主要还是你们家的好吃,前几年来毛董村,这边小饭馆根本不能吃,我们都自己带干粮过来,现在可有地方吃饭了。”
赵慧竹:“前几年还没有几个饭馆呢,不都得自己带干粮过来,村干部客气点的,会领我们到家吃饭。”
“去村干部家里吃饭哪有自己在小饭馆吃饭自在。”
赵慧竹:“花钱就是自在,你是这个意思吧。”
徐香娟同意:“花钱的确自在,自己花的钱,自己吃个饱。”
赵慧竹:“也没错,是这个理。”
麻辣烫光点菜还是挺便宜的,而且小饭馆里还有更便宜的,物有所值,要赵慧竹选在村干部家免费吃还是在城乡小饭馆花钱吃,她肯定选在城乡小饭馆花钱吃。
饭菜好吃还自在。
赵慧竹和同事骑自行车到毛董村,到了毛董村还推着自行车走了不少路,这会儿都不急着走,和徐香娟聊了半个多小时才离开。
徐香娟继续教牛牛:“牛牛,这是兔子,跟妈妈念,兔子。”
牛牛:“兔。”
很好,认识兔子了,徐香娟继续,“这是胡萝卜。”
牛牛:“是。”
徐香娟:“这是胡萝卜,跟妈妈念胡萝卜。”
牛牛:“妈妈。”
徐香娟指着胡萝卜:“胡萝卜。”
牛牛:“是妈妈。”
徐香娟:“……今天不教牛牛认胡萝卜了,妈妈抱牛牛去睡觉。”
爸妈的小三轮骑走了,还有另外一辆自家的三轮车,这辆三轮车平时卸货没东西了,还能铺好被毯给牛牛当床睡。
现在天气还不是很热,也没有客人了,徐香娟干脆把厨房间门关了,坐在门口看着牛牛睡觉。
...
进入五月份,瓜瓜的生日也到了。
因为是瓜瓜的生日,上午徐香娟还特意给瓜瓜蒸了鸡蛋糕。
瓜瓜跟她说过中午要来请客,还要妈妈给她做鸡蛋糕。
女儿原来是憋着等生日这天请客,徐香娟倒不反对,想着女儿有几个朋友,加上瓜瓜自己,四个小女孩。
鸡蛋糕总不能只给四个小女孩吃,家里大人还有牛牛总要来点的,所以徐香娟蒸了个比较大的鸡蛋糕。
中午等女儿瓜瓜回家的时候,徐香娟一时还数不清有几个小朋友了。
一二三…一共五个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