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越不知道父母这些愁思。
他能想到一些,但最多止步于爸妈会担心自己。毕竟不是真正圣人,没有千里眼、顺风耳,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在视频结束之后,父母之间,还有这样一段对话。
他和应泽在三亚停留了三天。
这三天中,孟越按照原先的想法,去联络大学时比赛的队友。对方并不知道孟越车祸的事,但孟越考虑之后,觉得日后提起,未免对方受惊,还是由应泽出面比较好。
理由也好找,“你直接说,是我爸妈在电脑里看到我做的策划,你帮忙完善了下,觉得想做出来,告慰我——”
说到一半,突然停下。是应泽抬手,堵住孟越嘴巴。
孟越头微微一偏,就挣开应泽的手。原本小泽也没有用力。
他嗓音里都带笑。浓厚的、澎湃的力量,让孟越十分愉快。
在海下一切顺利,那么到山上、草原里,应该也麻烦不到哪去。
孟越对前路非常乐观。
在他的感染下,应泽也颇放松。但他还是不太赞同,说:“你怎么搞得跟你已经,”下面两个字被应泽含混过去,“……一样?”
什么叫“告慰”?“告慰”之后不就该接“在天之灵”吗?
孟越:“哎,总之是这么个意思。”
应泽拿他没办法,抿着嘴无奈片刻,看孟越总是笑盈盈,干脆把这个问题揭过。
至于自己出面与孟越当时队友联络一事,应泽想了想,觉得孟越的考虑不错。
等联系上后,应泽开门见山自我介绍。让应泽意外的是,对方竟然记得自己。
“应泽?嗯,当时孟越会提起你啊。而且你来找他吃饭的时候,我们队长还说要你的微信来着,后来倒是忘了。”他们队长是个旅游专业的女生,应泽艰难地在记忆里翻检片刻,实在想不起对方模样。
他说起孟越那个项目。
队友这才知道孟越出事。他想了想,说:“我这边可能腾不开手,公司也走上正轨了,可惜孟越之前退出……嗯,待会儿给你发几个人。”
应泽道谢。他们原本就是这么考虑。
有了技术,接下来还要找美术、文案……巧合的是,队友介绍的几个技术里有两个都在西城,剩下一个也在临近省。同时技术之一提到,自己在前一家公司认识一个美术,风格和他们这个项目很合适,最近恰好在考虑跳槽。
孟越当即拍板:“嗯,接下来咱们就去西城,正好从那边进秦岭。到时候你谈正事,我去山上。”
他们原本正在剩下几个地点间犹豫。当时选择来三亚,是因为正值冬天,看来看去只有三亚算环境舒适。加上山林情况复杂,海上倒是一目了然。到这会儿,孟越一面觉得内蒙虽冷,可毕竟是草原。西城倒是没那么冷,然而八百里秦川……
可看到技术的话,孟越顿时倒戈。
作者有话要说: 想了想
钟总和小池是玩红酒
孟孟和小泽是玩可乐
忽然就有童心了……呢…… 按照孟越的考虑,最好的状况,是应泽这边买上三亚到西城的机票,武都那个技术同时买去西城的高铁。两人同时抵达,去酒店放一下行李,就能与其他人汇合,吃个饭,开个小会。之后就能开工。
对一般的创业团队来说,最麻烦的点往往在于启动资金。但有应泽在,这个问题已经不是问题。此外,在孟越先前的设想中,并未考虑应泽会入伙。所以他自己这边,原先也能提供百来万积蓄。
所以当下,孟越的打算是,和应泽一起资金入股。具体谁多谁少,可以商量着来。总之法律意义上那个“孟越”还躺着,不具备行为能力,没法签合同。所以如果直接开工,那还真只能让应泽挑头。
至于其他几个人,看他们各自意愿。如果希望,可以谈谈技术入股。但孟越更倾向要几个纯粹员工,拿工资,同时不用承担风险。
当然,这都要具体商量。如果其他人真提了入股事宜,孟越先和应泽说了自己的意思:虽然有团队合作,但他希望自己——或说“自己与应泽”——占大多数股份,拥有对日后所有决策的绝对决定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