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福星高照_作者:溜溜猪(352)

2020-02-01 溜溜猪

    秘书小王提醒书记:“刚调到新安县当公安局副局长,局长刚刚退休了,这个黄旦旦到处上蹿下跳的,就是要往上爬呢。”

    另外一个副局长就是顾鸣然了。

    这几年黄旦旦都明哲保身,消停了好多,存在感一下子就变得很低了,以前惹下来的麻烦也都没有找上他,没想到柳书记这刚刚调任到京市来,黄旦旦就按捺不住要行动了。

    柳书记觉得挺可惜的,陈小军跟肖敏这对夫妻档目前看来是新安县有名的经济发展双雄,如果陈小军要改变策略,是要把厂子办到外地的意思吗?

    这样一来发展前景最好的村庄大河村的前景就不容乐观了。

    事实上柳书记在卸任之前,还想把大河村作为市级重点示范村来打造典范。

    就连县里面都开始往大河村安插人手,看来县里面不少人都盯着这块肥肉。

    柳书记愤怒的把烟给掐了,他人还没有正式走呢,制定的政策就开始不作数了,这群人还真是有一套的。

    不过好在他的任期还有一段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内把这件事情给肃清,给新安留下来一个创业的好环境,就是他目前最想做的事情。

    陈小军在京市没有待几天,等到柳书记开完会,就准备一起回去了。

    这几天都住在唐老跟方惠茹的那个小家里面,他觉得有点不太习惯,如果以后来城里要住这样鸽子笼的房子,他想想就觉得特别的憋屈。

    肖敏小时候竟然是在鸽子笼里面出生的!

    陈小军是没有见过真正的鸽子笼,比起筒子楼那些来说,燕京大学的教职工宿舍算是楼房里面比较好的了,小三层,还有阳台、独立的洗手间与厨房,这种设计算是走在国内的前端。

    筒子楼里面的住户条件更差,许多户家庭共同一个卫生间和厨房,做饭的时候几乎都是转不开身的,好在这个年代有职工食堂,而且大部分职工食堂都是本着不盈利为目的开着的,比如燕京大学的职工和学生食堂,吃一顿饭也不贵,差不多就是材料购买的价格,而且味道也还不错。

    往老胡同里面走,就可以看见有些住户是挤在一起住四合院的,破旧的院落里面有可能挤着好几户人家,有些邻里关系不错的住在一起还行,邻里关系不好的简直是鸡飞狗跳。

    这种条件比较差的四合院是建国初期,国家分给普通家庭住的。

    至于稍微大一些的宅子,要么做成了单位办公地点,要么就分给了功勋家族,不在陈小军能看到的行列。

    他在京市转了一圈,突然觉得如果能来京市,也未必要跟老丈人他们挤在一起,小四合院的价格并不贵,很多家庭为了摆脱落后的居住环境,把四合院卖掉以后回老家生活,或者到大兴农村安家,买上一块宅基地自己盖房子,不过责任田就有些困难,这些家庭一般是做小生意为生。

    京市郊区比较大,很多地方都是可以直接跟村里买宅基地的,买上一块宅基地盖房子也不错,但是比四合院要离市区更远一些,交通也不便利。

    唐老跟方惠茹见女婿每天都是早出晚归,不知道他这段时间其实并不是在京市游玩,而是把京市从市区到郊区翻了个遍,他很喜欢这个城市,真心想要跟肖敏在这个城市安家。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目前最重要的是把肖敏从公安那里给捞出来。    肖敏被关的日子也不算短了,刚开始还有小同志过来给她录口供,到后来干脆没有人来,倒是顾鸣然每天会来看她,给她带点报纸解解闷。

    当然黄旦旦也不是打着没有准备的账,肖敏这些年“投机倒把”的证据可在他手里抓着呢。

    刚开始是以“热心群众”举报的形式抓来了肖敏,后面事情发展的越来越不对了,首先公安局倒还真不能成为黄旦旦的一言堂,现在的局势跟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是按照以前,触及到投机倒把,那可是没有人敢跟肖敏套近乎的,现在不一样了,光顾鸣然一天都要来好几趟。

    肖敏显然是不怕开水烫,哪怕黄旦旦亲自来问,她都是这个口气:“说我投机倒把,黄旦旦你要给我捏造罪名,哪怕是给我安排一个强J罪都靠谱一点,我的企业是典型的集体企业,这换在十年前都是没有问题的,我丈夫陈小军的砖窑也不用讲,当时也是有给县里面审批的,大河村修路的程序,是完全符合县里面的规定,你想把我拉下马,得看看其他领导同不同意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