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箱子底下还带轮子,肖敏一人就能拖得动。
至于陈檬背着她的军绿色的书包,书包里面装着两壶水,一些路上吃的吃食,还有几本在路上看的小说,这些孩子都收拾好了。
陈小军是个壮劳力,一定不能浪费了,到时候把园子里面的菜心和大白菜都割了让陈小军背着,这大冬天的路上反正也不会坏,就这样背着去京市也不错。
肖敏从菜地里面拔了几十斤的绿皮萝卜,切成片晒干,晒干以后用辣椒粉、花椒粉、五香粉拌匀入味,再切一些葱花用热油呛一下,沈间最喜欢吃这个,拌饭跟佐粥都是很好的,到时候给他留上几斤,孩子不爱去亲戚家吃饭自己在家煮点白米饭就着腊肠就可以吃。
剩下的都带去京市那里,以前方惠茹很喜欢这种口味的东西,她年纪大了口味有些重,总馋一些辣的或者是味道重一点的东西。
陈小军走到媳妇儿身边,看了看她收拾的这些东西,说:“有什么需要带的能带的都带上,咱们也不怕沉,反正有我呢,我娘说了这次全家人一起过年,你也别担心沈间。”
他又压低了声音说:“两个孩子去县城住了以后,二哥跟二嫂两人来往也频繁了一些,听说今年她要来咱们家过年,到时候肯定好热闹。”
肖敏有些微讶:“这就说到过年的事儿了。”即便是不复婚,那也离复婚不远了吧,其实本来也不是什么深仇大恨,因为两个孩子牵扯着,无论是利益关系还是感情因素,两人在一起都比不在一起要好得多。
“这些都是给外公外婆带的吗,那爸爸要背好多东西呢。”陈檬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小手拉着爸爸的手,女儿再大也是闺女,陈小军从不管闺女有多大了,想牵着女儿的手,签到送到另外一个男人的手里,他才会真正的放心。
“也不都是带过去的,留了两斤给沈间吃,给了两斤给大伯,另外给了两斤给爷爷奶奶,今年爷爷奶奶跟大伯他们都没有种萝卜,就咱们家种了,当然大家都有份。”
“哇,妈真好,把菜都给沈间哥哥准备好了。”这段时间沈间都待在工厂里,一是帮肖敏带带人,再就是有些事情你自己不参与,光看多少本管理学的书籍都是无益,这孩子对厂子里面的事情也上心,厂里的人也知道沈间是肖敏半个儿子,肖敏他们不在家,沈间在也能压得住场子。
陈檬跟个小尾巴一样跟着妈妈打包,除了要去京市的兴奋感,还有一点点不舍得沈间。
去京市之前,肖敏把陈檬念了好久的电视机给买回来了,本来因为快要过年而热热闹闹的家里,这下子就更热闹了。 之前没有买电视机是因为肖敏真的没有顾得上这些,再加上她对电视机也没有那么大的好奇心。
总归是一句话,她太忙了,忙的都没有时间想着怎么去花钱。
现在不一样了,有个半大小子帮她,厂里面的事情她多少能够轻松些,比起天真烂漫不知愁的小姑娘,沈间这个半个儿子看上去比较可靠。
如果可以,真想让女儿当个娇娇女,一辈子无忧无虑没有忧愁的长大。
十七寸的黑白电视机在八十年代是非常时髦的家电,在陈家买电视机之前,村里就有几个嫁过来的小媳妇陪嫁就是电视机了,只不过人家的都是十二寸、十四寸的小电视,十七寸的大电视在那个年代还很少见。
这是一台日本进口的电视机,在那个年代国产并不是特别发达,买进口的电视机也是不错的渠道,肖敏好不容易才托人弄到了一台大一点的电视机,自然不会挑牌子了。
除了电视机,过年前肖敏又给家里装上了水磨石的地面,天花上全屋也调了顶做了隔热,南方天气冷,一到冬天家里会生烤火架子,炭火烧着用烤火架往上头一盖,人的手脚往里面一伸,暖洋洋的。
除此之外还买了一套沙发,算是大改观了,房子盖好以后,多少年家里都没有改变过,这下装修好了又是焕然一新。
外面的空地上也做上了水泥地面,虽然家里现在没人务农了,但是水泥地面一砌好,外面再搞上两条小花圃,爱美的小孩乖宝同学在里面种了好多种月季花,据说到明年春天就能看见开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