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福星高照_作者:溜溜猪(70)

2020-02-01 溜溜猪

    村里的人看到她这个情形都哄堂大笑,看吧,这就是赵兰,在家为难老婆婆,看见人家老婆婆凶起来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更有喜欢招事儿的还跟熊胖子的娘说:“看看你媳妇,对着凶的人就凶不起来,以后就这样治她,反正这个人烂了良心的你对她好,也不要指望她给你养老送终噢,你还有儿子孙子呢。”

    恰熊胖子娘就在旁边看热闹呢,这熊胖子娘还没有陈老太年纪大,要不是顾及这儿子的面子,能给这泼妇欺负了?

    偏偏赵兰一点都不了解老人的苦心,人敬她一尺,她要挖人祖坟了。

    要不是赵兰自己嘴贱谁还能上杆子骂她不成了?

    这两日可真不轻松,又要搬又要扛,有时候还要弯腰捡红薯,累得个够呛。

    出了门还要跟泼妇吵架,这日子真是过的很累了。

    不过陈老太还真是不是那种一点都抠不出东西来的老太太。

    儿媳妇嫁人也不是要你跟娘家斩断关系,时兴年节的孝顺陈老太也不是不给,家里腌肉的时候,老太太就留了最好的三块五花是留给媳妇儿们拜年回去送礼的,就算是赵菊最近作妖,但是三个儿媳这三碗水就要端平了。

    别看陈老太骂人的时候一套一套,以前也看不得陈二嫂给娘家东西,但该给的不该给的分的清。

    想通了这事儿就过的顺遂了。

    等到红薯粉都晾干就是几日后了,陈家这一批一共得了五百一十斤红薯粉。

    这玩意儿一般人家里都不制,老太太留下了二十斤自己吃,五斤给闺女,再匀了三个媳妇各自三斤让她们拿回娘家,其他的四百七十多斤就都拿去卖掉了。

    今年城里的日子也比往年好过一些,猪肉那些眼看着还涨了一点价,又赶上人人都想过个好年。

    肖敏跟陈大嫂把这东西大清早的推到集市边上,很快就有买菜的妇女问。

    陈大嫂胆子小,她就是过来打酱油的。

    倒是肖敏,以前小时候就跟着哥哥出来卖过东西,知道什么时候没有治安大队过来抓人,她们今天是背着过来卖的,其他的粉都寄存在别处,就两人背篓里面各自五六十斤,也不张扬。

    “你们这红薯粉是自家制的?”自家制的意味着不要粮票,不要粮票就意味着有的加餐,有的加餐对于现在收入水平提高了不少的城里人来说就算贵一点也不是回事。

    肖敏:“婶子,都是自家制的呢,今年家里红薯收的多,也不好放,就都制成了红薯粉,您看看,足干足干的,这要放在家里没菜的时候可以当菜吃,细粮少的时候当细粮,不要票呢。”

    中年妇女显然被那句不要票给弄动了心:“得,你这粉怎么卖的,有多少?”

    肖敏:“七毛钱一斤。”

    七毛钱一斤 ,要说贵,还真是贵,因为猪肉也就卖七八毛钱一斤,粮食能卖出来个肉价钱,但说不贵也不贵,粉干是风干了的,比米饭那些粮食量要足,而且不要票,更何况这玩意儿稀罕,供销社都没有得卖,中年妇女感觉过了这存有没这店,想买觉得贵,不买又怕回头没得卖了。

    肖敏压低了声音:“婶,今年城里都涨工资啦,什么都涨了一点,你们工人过上了好日子,还稀罕这点钱吃点好吃得么,这红薯粉是有点贵,但你在城里没有票也买不到不是,而且这足干足干的粉,要比米饭实诚,过年过节的炖上意过腊肉炖粉干,味道多美?”

    工人确实过上好日子了,家里的几个工人一个月都加了十几块钱呢,几个工人一个月加起来都多了四五十的工资,想想这,也该吃点好的。

    是有点贵,但是想着黑市上面买一斤大米也要四五毛钱呢,过年吃点红薯粉又咋了,还是想还还价:“能少点嘛,少点我给你拿走十斤。”

    肖敏咬牙:“要不就六毛五,您看着合适就买,不能再低了,这些红薯都是家里种的,我还想卖掉换点大米过年好吃呢,给了您这个实惠,您回去帮我们也宣传宣传啊。”

    一看一下子少了五毛钱,十斤也才六块五毛钱,中年妇女掏了钱,欢天喜地的买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