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举手插话:“李书记,有件事情我必须问一下,我知道这位向华同学是什么英雄,请问是什么英雄啊,我虽然不知道向华的英雄事迹,但是前段时间大河村发生了一场森林大火,造成了五六个人的伤亡,当天在山上烧红薯吃的,是不是就是向华!”
李书记吃了一惊。
别说李书记吃了一惊,在场的人谁不是吃了一惊。
当天向华叫了一帮同学去大河村那边玩,去的时候是骑着单车去的,听说那边风景好,一大帮子的同学就一起过去了。
当时也不知道是谁提议的就说烤红薯吃,当时山上也有现成的柴火,说烤就烤了,谁知道当天山上邪风大,一阵风吹来,漫天遍野的就是山火。
这帮人里面也只有吕岑分得清轻重,当初极力劝这些人不要烤红薯的是她,山火烧了起来,留在山上扑火的人也是她,就因为最接近山火,吕岑是受伤最终的那个。
这群孩子从山里逃出来的时候就知道闯下了大祸,特别是向华,他是这群人里面打头的那个,他父亲知道这件事情的严重性,知道万一事情东窗事发,判刑坐牢都是有可能的,思索再三,又没有办法解释孩子那天为什么会去大河村那边,他先用自己的关系把这事儿给压了下去,刚好大河村报过来煤矿这事儿,就把煤矿给报到向华头上了。
对外解释的说辞是,向华等人并没有上山,而是去了大河村附近的小山包那里玩,凑巧发现了小山包那里的煤矿。
起先向父报上去这个,只是为了掩盖向华等人在大河村后山去过的真相,把向华等人的行动轨迹改到了后山小山包那边,这也就合理的解释了大河村附近一带的居民是如何在大河村这一带看见过向华这群人。
至于远在大河村的陈家人怎么知道向家操作的这些事情,向家人在这件事情上面表现出来的低调简直会让人觉得诡异,不但没有大肆宣扬,就连对亲戚朋友也都好说,最后要不是向华自己太过于张扬,这事儿说不定翻篇了都没人知道。
偏偏这事儿吧,李书记还非常清楚,他自己就是当事人,当初下面报上来煤矿的时候他欣喜若狂,马上批下来向华的嘉奖状。
听人说完肖敏就要跳起来了:“书记,这事你可得给我们作主,向华这群人跑到后山去烧了一大片山林,不但没有惩罚,还成了英雄了,这事儿没这么容易完。”
她性情比较耿直,说道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有些激动,李书记还多看了她好几眼,才认出来原来是刚才饭店门口扶着唐教授夫人的那位农村妇女。
“这怎么说?”
“腊月初一这天,大河村开山,也正是那天天气比较好,阳光也充足,山上的风比较大,当时山上有几个城里来的学生在山顶上拷红酥,不小心把一片山林子都烧了,其实这事儿在我们当地闹得挺大得,我当时没有上山,确实在村里看见过这个向华带着一群学生骑着自行车经过。”
向华激动的站起身来:“你污蔑我,你乱讲,我没有!”他不知道出了什么情况,爸爸不是说这事儿已经没有关系了嘛吗,怎么这个妇女竟然知道他上山的事情,那她还知道什么?
对比向华的激动,肖敏看上去自信沉着许多,综合刚才说的事情,她已经很肯定当初在山上烧红薯吃的就是向华这群人,现在这帮人改头换面又要当英雄,英雄就这么好当的呢,肖敏心说我才不吃这一套,今天就在这里跟你杠到底了。
从唐老先生发难,到李书记的出现,这一切仿佛织成了一张大网,把这些人网罗在其中,到现在也该是收网的时候了。
“而且,当初在大河村发现煤矿的人,并不是向华,我们大河村的人都知道,陈大江队长也知道,发现煤矿的是我陈家的老太太和我女儿,还有侄子陈方勤,不是这个叫向华的学生。” “我们大河村的人都知道,陈大江队长也知道,发现煤矿的不是向华,而是我婆婆,还有我家里的两个孩子!”肖敏又重复了一遍刚才的话,言辞相当犀利,气势一点也不弱于在场的男人。
肖敏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向父刚刚走到门口,他听到肖敏这话,倍速冲到会议室门口,就看见儿子站在离门最近的位置,而他旁边站着个农民一样的妇女,他冲到肖敏面前,用不容置疑的声音呵斥她:“你懂个什么煤啊炭啊的就来这里污蔑向华,我就问问你这辈子见过煤长啥样吗,知道原煤块子是什么样子吗,再给我瞎说信不信调查调查你家里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