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师静静看着,没有半点阻止的意思,安溪就更从容淡定了。
顾徵很满意。他在心里恶狠狠地想:哼,让你和个不认识的小子在我面前眉来眼去?别说门,窗户都没有!
第130章
郑老师说到做到,上午开学典礼,下午有语数两堂课,语文老师周老师比较善良,自我介绍了一番,在课本还没到的情况下给他们讲了一首古诗。数学课则直接考试,出的全是竞赛题,难度自然不消说。
大家都在心里哀嚎。
考完中考之后,就是最热爱学习的学生都会放松一下。昨天刚报到,还没熟悉新环境,晚上睡不好的占大多数,身心还没有调整好状态,骤然要考试,能考好才怪!
安溪做题的时候颤颤巍巍的,感觉比中考还要紧张。
但通过周老师和郑老师的洗礼,全班都能感受到那种一刻不停的紧迫感,刚开学的轻松气氛荡然无存。
考完摸底考试之后,大部分人一脸菜色。
还好第三节 自习课,郑老师没有再出幺蛾子。先是按身高重新排了座位——顾徵和安溪的座位居然没动,两人依然坐在一起,正式成为同桌,可见这座位,顾徵从一开始就不是随便挑的。然后是任命班委。
江决、安溪依然是班长和副班长,没动。安溪的舍友宋媛是文娱委员,杨小雅是学习委员。顾徵的舍友齐钦成了团支书,李伟乐是体育委员。其他班委,安溪暂时不认识。
郑老师说:“谁不想当班委的,下课找我。谁想当的,一样下课找我。”
之后,郑老师又吩咐江决和安溪安排人到图书馆领书。
安溪不太意外地发现,江决依然没有动。她只好主动过去找他说话。
江决倒不是很在意的样子,说:“待会儿我会跟郑老师说不当班长,你看着办吧。”
江决容貌身材中等,性格一看便是不爱出风头的那种人。安溪也不勉强他,点齐所有班委去拿书。
宋媛不想去干这种苦力,但看到顾徵站起来,自然得不得了地跟着安溪走,她又愿意干了。
体育委员对顾徵说:“你不是班委,副班长又没有点你的名字,你怎么跟着我们一起去?”
安溪说:“他是自愿帮忙的好同学。要不,你多找几个愿意帮忙拿书的同学过来?”
体育委员顿时不吭声了。
如果不是被郑老师任命为班委,逃不掉,他才不想搬书呢!
第二天数学课,郑老师把班委名单调整了一下,一共有三个职位发生变动,一个是班长,由顾徵担任,另外杨小雅的学习委员换了人,还有劳动委员。
原劳动委员挺懊恼的,他不排斥当班委,但他想当学习委员,不想当劳动委员。可是在郑老师很专制,他任命下来的班委,只有当和不当两种选择,没有换的说法。于是原劳动委员杯具了。
数学摸底考试的成绩出来,拿第一名的人很出人意料,竟然是推辞了学习委员职务的杨小雅。原来她初中的时候拿过全国奥数一等奖。宋媛知道后,惊讶得说不出话,对她刮目相看。
第二名是江决,省中考状元的名头,实至名归。
第三名是顾徵。他的理科成绩一向很好,中考的扣分点主要在文科。单拧数学出来考,成绩肯定不差。
第四名是新上任的学习委员,叫张潮和。
安溪拿到第五名,总算没有丢身为副班长的面子。
其实大家都看出来了,郑老师任命班委是按入学成绩来的。一班只有49人,集合了各市的中考尖子,每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像顾徵,考了706分,青叶市的全市第九,在一班的成绩却排到二十多名去了,一个班委名额都捞不上。
如果不是摸底考试考到第三名,他说破嘴皮子郑老师都不会让他当班长。
郑老师这一手,令高一一班全体在开学之初便绷紧了皮。
高一学生入学要适应新环境,和老师磨合,事情特多,班委们除了要顾好自己的学业,还要处理班务,忙得团团转。
一晃一星期过去,安溪才想起,她还没跟林婧通过电话。
省一住宿条件有限,允许男生有条件走读,但管理很严,进出必须向老师报备,并且出校门时要用学生证打卡,信息会分别发到老师和家长的手机里。
到了周末,学生可以回家,也可以留在学校里,回家的必须遵守和走读生一样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