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诶!你们在这干嘛呢!”一道声音响起,是介于青年和男人之间,略微的粗哑。
在场的人都没事儿,就巧儿的脸忽然爆红了起来。
“啊!是根生哥,我们要摘野菜,你在这干嘛的?”大宝主动熟稔的问着。
“没事儿~听说雨后有木耳,我想找点,山上太滑啦,我不小心都摔了几个跟头,你们要是没事儿,就赶紧下山!回头摔傻了可就跟咱们大队里的那个二傻一样了。”
二傻是晃悠在大平庄的一个脑袋有问题的男人,三四十岁的年纪,成年不穿衣服,只裹着一条破烂的棉被,头发和胡子长的都看不出来他的模样,嘴巴成天念叨有词。
老太太跟王书清说过这个二傻子的事情,可能因为她年纪小,老太太只丢了一句:别看不起他,他以前是个很帅气的小伙子,世事无常罢了。
有一次王书清出门,正好跟二傻脸对脸的碰上了,王书清听了一耳朵,听到了他念叨的是:我,我,就在这,等你,哪里,哪里都不,不去。
他的话语已经连不成句,却依旧固执的说着同样的话。
这边大宝接着问:“那根生哥你是要下山嘛,把我姐带下去吧,她要赶紧回家喂猪,不然我爹娘会生气的,回头又该不让我姐吃饭,她只能半夜爬起来去厨子里找有没有剩的,可是一般我娘都会故意煮好只够一顿吃的!我有一次看到我姐朝着猪圈那边走,哈哈,八成是想找找有没有猪食可以吃。”
王书清听完只觉得觉得大宝这个孩子,是只长个子,忘记了长脑子了吧!
你就不会看看你姐对人家这个叫根生的,见面脸上都特么要出血了,你还插一刀!怎么不插死你!
果然。
在大宝说完这话后,巧儿猛地抬起头来,那脸上的胭脂迅速消退,只剩下惨白,甚至有着微微的发抖:“张大宝你胡说什么!我怎么可能去找猪食吃!”
根生姓韩,韩根生,是个十六岁的少年,这个年纪还在读书,且成绩不差,平常都在城镇里上学,只有双休才回来。
因为张家跟韩家挂了亲戚,才熟悉了些。
巧儿从见到韩根生第一眼的时候就喜欢。
喜欢他干净明亮的衣裳,喜欢他透着一股子阳光的笑容。
可是巧儿很懂事的只喜欢,因为那天她听到,他娘准备给她上完小学后,就让她下来给她说亲家。
说是怕姑娘上学上多了以后,就心野了,以后不知道帮衬家里,又说现在已经识字了,到时候找对象也好找个家世不孬的。
有什么家世不孬!
就是家里多养了几头猪的区别。
她才不要,她喜欢的是……喜欢的是……韩根生那样的,不用土里刨食的,笑的好看的!
在巧儿的强烈拒绝下,韩根生没带着她下山,自己走了,临走的时候还不忘记分一半他摘的木耳。
“我跟你说,我可是让人带你下山你不回去,回头没饭吃可别怪我。”大宝一脸你真是不知好人心的模样。
巧儿的拳头紧握着,没吭声。
她一天不吃饭也不要穿着一身全是补丁的衣服,灰头土脸的,还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像是弟弟的老妈子一样。
以这样的方式,站在她喜欢的男生后面。
“好了张大宝,就你有嘴叭叭叭,我看你那皮子是三天不打浑身发痒。”王书清回头凶了一句。
大宝特别认怂,哼了声:“打就打!我又没说错什么,再说我那天以后我又学了一招,我肯定能把你打趴下。”
又是一通唇枪舌战,其中夹杂着书林宝宝的劝和。
“今天摘的差不多了,咱们回去吧。”王书清站在原地不再动弹。
大宝肯定是第一个不乐意!
并且立马指向巧儿:“姐,不然一个人先回去,你到山下等我,我跟你一起回家,这个可以吧。”
巧儿摇摇头。
大宝那张脸带着火,瞅着就要说难听的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