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十年代为地府服务_作者:木梓潼(50)

2020-02-15 木梓潼

    这水是滴了灵泉水的,阮茂竹喝一些会舒服很多。但这只是一时的,还是得赶紧搭好帐篷,进去换了湿衣服,好好捂着,把汗捂出来才行。

    许雅琴看着阮茂竹惨白的脸,蔫蔫的模样,又心疼又焦急。

    见帐篷还在搭着,她四处张望,就想能不能看到一个她熟悉的医生。

    “娘,你别急,我没事。”阮茂竹捏了捏抓着他手的许雅琴,语气虚弱地说。

    许雅琴心疼他的懂事,更愧疚自己怀孕时胎没养好,害儿子受这苦难。

    阮茂林伸手搂住许雅琴,他已经是半大孩子了,爹没在,他得撑起来。

    “娘,赵医生的诊所离咱们村不远,附近村子的人都来了,赵医生肯定也在,你和弟弟妹妹在这里等着,我去找他。”

    “我去。”许雅琴说着要站起来,被阮茂林拦住了。

    “娘,弟弟妹妹还得你看着呢,离不了大人,我身子灵活,更容易找人。”

    “雅琴,让小林去吧,在这雨里,你真没他跑得快。”阮老太在旁边说。

    阮茂林得了奶奶的同意,没等许雅琴说话,就一溜烟窜远了。

    “这孩子……”许雅琴摇摇头,眉头紧皱。

    “娘,你喝点水。”阮荷把水递给她:“二哥不会有事的。”

    许雅琴神思不属地喝了口水又把水壶给阮荷,守着兄妹两人愁眉不展。

    也不知道阮茂林怎么找的,没多久他就把赵医生带过来了。

    诊所的药他大部分都没带,身上只来得及拎上外出看病的医疗箱,就匆匆忙忙跟着军队过来逃难了。

    他用手试了下阮茂竹的额头,在咯吱窝里给他夹上体温计,伸手给他把了把脉。

    随即他眉头皱起来:“孩子情况不太好,他本来就体弱,需要好好养着,这大雨淋了那么久,能撑到这里都是奇迹。现在他需要好好休息,用药好好调养身体。但是我这里没药,药都在诊所。”

    “医生,我这里有药,之前你给我哥哥开的药,我都拿着呢,在我包袱里,我用油纸包着,绝对都没湿。”

    赵医生一拍手,脸上笑容轻松了些:“那就好,我去找人先把你们安排进帐篷。”

    赵医生走出去,很快一个军人走过来,确定阮茂竹确实病很严重,立马把阮家人安排进刚刚搭好的帐篷里。

    帐篷里还摆着六张行军床,床上放着简单的被褥,这些都是军队送卡车送过来的。

    “快,把孩子衣服脱了放这里,我给他施针,你们去找炉子瓦罐熬药。”

    许雅琴站起来要往外走,被阮荷拉住了:“娘,我去问问解放军叔叔有没有,你在这里陪着二哥吧。”

    她飞快跑出去,没给许雅琴说话的机会。

    炉子瓦罐甚至锅碗瓢盆,阮荷玉佩里都有,但是她怎么拿出来呢,外面眼睛那么多。她要是凭空拿出这些东西,绝对是不要命了。

    没办法,她先跑去找了解放军叔叔,他们要是真没有,她也只能想法子把她玉佩里的东西拿出来。

    幸好,这些解放军是上面派下来救灾的,考虑到受灾群众吃饭问题,虽然炉子数量不多,但还是有。

    阮荷找到一个穿军装的大哥哥,和他说了哥哥的情况,那个大哥哥摸了摸她的头,温和地说:“小妹妹别急,我去找领导,肯定能给你拿来炉子和瓦罐。”

    果然,大哥哥领着她找到领导,便拿到了一个酒精炉和一个瓦罐,另外还有干净的一桶水。

    几个解放军哥哥帮她把东西拎到帐篷里,让原本就敬佩军人的阮荷,对军人的好感度瞬间爆棚。

    赵医生在一旁给阮茂竹扎着针,阮荷蹲在炉子那里熬药。

    幸好是酒精炉子,容易点燃,要是煤火炉子,得费老大劲才能把炉子烧起来。

    熬药的水里,阮荷偷偷滴了一滴灵泉水,等她熬好药,那边赵医生也收了针。

    把药给阮茂竹灌下去,用被子紧紧捂住他的身体,很快他就睡着了,面上好看了很多,没有像刚刚一样惨白得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