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十年代为地府服务_作者:木梓潼(74)

2020-02-15 木梓潼

    “嫂子,你不知道。”建平娘捂着脸哭:“我家儿媳妇一心只想着娘家,把家里粮食都偷拿走了,要不然我怎么会舍下这张老脸挨家挨户求人。”

    阮老太皱眉,想了一下说:“这样吧,我只能匀给你五斤高粱面,多的是真没有了。”

    “嫂子多谢了,这些也够吃几天了。”

    建平娘虽说心里不满意,但能要到已经是意外之喜了,再要阮老太一生气怕是这点也不给她。

    阮老太叹了口气,拍拍她的手:“建平娘,你别怪我,我也是从我口里省下来给你的,现在家家户户都困难,如果我家富裕,你借我能不给你,是这个理不?”

    “是是是。”

    “雅琴,你去给你婶子舀五斤面出来。”

    送走建平娘,许雅琴回屋,阮荷放下毛笔抱住她的胳膊问:“娘,奶奶真把面借给二奶奶了?”

    “嗯。”

    阮荷一脸不高兴:“那是我爹和大爷辛辛苦苦从临市买的粮食,咱家所有人大半夜起来运回来的,凭什么借给她啊。她借的咱家的东西从来没还过。”

    许雅琴把女儿搂进怀里,捏了捏她气鼓鼓的小脸:“就算不借给她,也得借给其他人。亲戚来借粮食,咱家如果一点都不给,以后咱家需要帮忙的时候,谁会来帮咱家呢。”

    “可是每个亲戚来借都给,咱家再多粮食也不够借的。”

    “傻孩子,哪能谁都给呢。”许雅琴一点点掰开了给她说这些亲戚相处的门道:“借给你二奶奶之后,再有人来借粮食,我们只用说已经借给别人,家里借不出来了。他们不会生气,只会后悔自己比你二奶奶晚来了一步,而且还会觉得咱们家值得深交。”

    阮荷恍然,她长大的年代,亲戚观念已经很淡薄了,还真没人和她说过亲戚直接还可以这么相处。

    果然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她需要学得还有很多。

    许雅琴揉揉她的脸:“行了,去练字吧。”

    晚上吃过饭,许雅琴把之前做好的深蓝色书包拿出来,走进阮荷她们的房间。

    “宝儿,看看这个书包喜不喜欢,明天你就要去学校了,就背这个书包怎么样?”

    阮荷看向书包,书包是斜挎的,并不大,上面用稍浅一些的蓝色绣了她的名字,名字旁边还绣着一朵同样颜色的小荷花。

    “喜欢。”阮荷立马拿过书包,高兴地背到身上:“娘,你怎么对我那么好,还有新书包背。”

    村里的孩子上学,都是全家孩子背一个书包,有的甚至书包都没有,毕竟书包也得用布做。没谁能像她一样,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新书包。

    “娘就你这一个闺女,不对你好,对谁好啊。”

    许雅琴捏捏她的鼻子,直起身子看着自己三个孩子:“好了,别兴奋太久,早点睡,别明天起不来。”

    “知道了,娘。”阮荷三人同声应道。    九月一日, 是个秋高气爽的好日子。

    阮荷早早起来,把要带的东西收拾好, 和哥哥一起去堂屋吃饭。

    今天的饭是许雅琴做的,用高粱面蒸的窝窝头煮的粥,吃起来非常剌嗓子,菜是不见油水的野菜,又苦又涩。

    阮荷拿起一个窝窝头啃着, 时不时夹一筷子野菜。

    她早就习惯了这样的饭, 不是她娘做的不好吃,是实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好的材料,不舍得放油,再会做饭的人也做不好吃。

    “宝儿, 我记得你今天去报名对吧?”

    “嗯。”阮荷努力把窝窝头咽下去, 应了一声。

    阮老太从馍筐里拿出一个鸡蛋给她:“家里孩子第一天上学, 都有鸡蛋,这是你的。”

    阮荷高兴地接过来:“谢谢奶奶。”

    “吃吧。”

    鸡蛋有点烫, 阮荷准备等会儿剥,阮茂竹见此,把鸡蛋拿过去,给妹妹剥好送到她嘴边:“我喂给你吃。”

    一桌的人都看向兄妹两人, 大人露出笑容,觉得他们感情好,阮梅几个孩子就觉得很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