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超多[年代文]_作者:啃苹果的猫(185)

2020-02-18 啃苹果的猫

    桃花村村民脸上全是激动和欢喜,“这得谢谢我们村的村长和二嫂啊,没有二嫂挖空心思去弄拖拉机,没有村长不要脸皮的去换化肥,桃花村哪有这么好的大丰收啊!”

    王家村村民偷偷的不断的抹着眼里的泪。

    桃花村村民哄人道,“老哥别担心了,等稻谷晒好,我们村还要接着忙呢,村里的房子可以接着盖了,小伙子们也要热热闹闹的娶媳妇了,马上还要翻地准备下一季的庄稼……”

    桃花村大丰收了,最先办起婚礼的是二嫂家的大儿子李国冬。

    排在后面老三笑嘻嘻的直酸他大哥,“哎哟哟,为了能结婚好看些,大哥这你脑袋上的草帽和脸上的湿毛巾没白裹嘛!”

    李国冬眼睛都笑弯了,吃力的搬着木头喊弟弟帮忙,“行了,别学村里大婶了,赶紧过来弄新房子。”

    请来的工匠在给红砖房里铺石头,小魔头好奇的跟前跟后跟李梦雨小尾巴似的,抬着小脑袋软软的问,“婶婶为什么要在屋子里铺小石子啊?”

    别说是小魔头了,就是李梦雨的几个鹅子都不明白他们阿妈要干什么。

    “打地基啊,先铺上石子,然后再铺上沙子,然后再铺上筛得细细的黄粘土,然后再打地笼,最后在地龙上铺上木地板。”李梦雨没把小魔头当孩子,小魔头问什么她就跟他讲。

    基本的都能听的懂,也有不懂的,小魔头不停的挠头,“婶婶什么叫打地龙啊?地上有龙打吗?”

    眼睛看着墙上铺的很漂亮的红砖,再看看地面上铺的都是石子正在铺沙子的地面,李梦雨漫不经心的道:“不是打地上的龙,是在地上打笼子,一个一个的小笼子方格不但能稳定地基还能支撑上面的木板,不论是冬天还是夏天,人在上面走很光滑很舒服。”

    要知道后世很怀念这个风格的红砖房,很多建筑,甚至是大饭店,或者是乡间度假村都建立复古起红砖风格的屋子,说真的,真好看。

    李梦雨脸上的笑容已经止不住的灿烂了。

    能不能回去已经是未知数,有条件干嘛不让自己生活更好些,至于其他的!

    呵!担心个毛啊!

    这个年代最是流行红砖房,从外面看她家一点都不出格,更何况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是她老家,就是过江龙都得盘着!

    她的地盘,她做主场!

    还有谁!

    李梦雨的家乡离鱼米之乡的徽派建筑区已经很近了,可谁让她老家穷呢,人家高门大户阁楼玉宇,她这只能破烂茅草房吹风萧瑟。

    如今生活条件略略改善,李梦雨就迫不及待地改造起她家的房子。

    最先是木地板铺好,桃花村小溪边有一群小树林,不够直不够硬,不能承重,不是好木头,但加工一下铺铺木地板这个是能将就的。

    李梦雨家的红砖房有点小高,跟徽派建筑有一滴滴的接近,毕竟她家生活在徽派建筑的边缘,工匠手艺和徽派建筑一脉相承。

    这个就得感谢小魔头了,给她找的工匠手艺人很好,都是听闻乡下遭难慌慌张张赶回来,想带着家人出去讨条活路,可外面的生活哪是这么容易过的呢,但凡是家里有一口吃的饿不死,都不想出去啊!

    李梦雨管饭舍得,给工匠吃的好,工匠就跟盖房子的工人一样心里感动就花了心思,很普通到烂大街的红砖房硬给整齐漂亮的工艺技术给盖成了乡间度假屋感觉。

    漂亮的让李梦雨都想激动的狼嚎!

    老太太狼嚎可能吗?

    小狼崽子们集体先嚎上了!

    因为李梦雨一激动,加了工程,给小红砖房加了小阁楼,下面的距离是二米五,上面的距离最低一米五,家里的大高个上去只能走正中间的屋顶最高的地儿,两旁弓着身子才能走路。

    可这不妨碍啊,两边放上新打的木床,那木床偷工减料款,矮得跟小马扎似的,床头和床尾区别不大,就这都把小家伙们兴奋的在木床上直打滚。

    李梦雨还在东西两头打上了柜子,一个孩子一个衣柜,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衣服,将自己的衣服和自己的物品单独放置,既可以提高生活质量,又能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