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灯初上,李琊独自走上天桥,电话铃声响了,她摁断,铃声再度响起。
“我说是谁敢打扰我睡觉,二十万,哇,好稀奇。”
“李琊。”电话那头响起男人低沉的声音,似在隐忍怒气。
她云淡风轻地说:“怎么了,最近业务不好,找我买保险啊?”
“过来。”
叶钊结束通话,打出两张扑克牌。
牌桌对面的男人将手里剩下的牌打出,乐道:“唉哟,我这不是来了。”
坐在他身侧的孟芝骅惋惜道:“不是让你出这个,明明一手好牌。”
他只是笑笑,瞥了眼腕表上的时间。
服务生送茶水点心进来,男人取出小蛊,掀开盖子一看,“杏仁豆腐?”
孟芝骅说:“于总,您尝尝。”
男人吃了一小勺,颇为赞许地看向她,“小杨,我说你怎么让我来这儿。”
桌上几人各自取走小蛊,一位稍年轻些的男人尝过后说:“这跟我妈做的味道一模一样。”
孟芝骅说:“这家店才开不久,朋友跟我说这儿的江浙名小吃做得特别正宗,我就想着哪天介绍给几位领导。”
“小杨就是会办事。来来,我们继续。”玩了几圈,男人说:“小叶,你刚说那个保险,都有些什么内容,我给忘了,你仔细讲讲。”
叶钊简单讲了两句,整理牌面,打出一组顺子。
男人甩出底牌,“我今天这运气。”
叩门声响起,接着李琊走进包厢,茄灰紫色短袖体恤内搭一件芽绿青高领长袖衫,穿宽松的破洞丹宁裤,一双干净的匡威高帮白鞋,青春靓影气息打破成年人间的融洽气氛。
男人说:“这是……”
“我侄女,在附近学
琴,待会儿送她回去。”叶钊朝她招了招手,“过来,这位是于总,这位是江总。”
李琊心道这人说起胡话来也是面不改色,笑着同他们问好,到孟芝骅这儿,唤了声“孟阿姨好。”
孟芝骅给她让座,“在哪儿学琴?”
“就附近。”
“我也想送儿子去学,你们那儿老师好不好?”
“还行。”
叶钊码好手上的牌,她探头去看,他瞥了她一眼,将未动过的小蛊递给她。
李琊原以为一来就会受训,倒有些受宠若惊,吃了一勺不禁皱眉,“这个好……”看见架子上的空蛊,改口说,“好吃。”
叶钊听了轻笑一笑。男人瞧了她一眼,说:“是吧,我们家乡的名小吃,找遍这儿整个市区都吃不到这个味道。”
李琊笑了笑,把瓷蛊放到牌桌旁的茶水推车上。
叶钊看过来,用眼神询问“不吃了?”她没好气皱了皱鼻子。
孟芝骅问:“你学的什么,钢琴?”
“古筝。”
“考级了没?”
她一本正经地胡言乱语,不着痕迹将话题引到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来。在座几人同她们搭话,闲聊片刻,男人说:“现在的小孩哪儿像我们以前。”
李琊看见叶钊打出的牌,悄声说:“你存心的。”
果不其然,他被左右炮轰,再无出牌的机会,惨烈而败。
一人说:“小叶,看来你不在状态。”
“先前赢了两把全凭运气,我是真不太会玩。”牌在指尖翻转,叶钊洗好牌,放于桌子中央,“让我侄女陪你们玩两把,她从小耳濡目染,斗地主到诈金花,没有不会的。”
李琊一听便知,杨嫂将她的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了叶钊,他现在有意嘲弄她。
“这么厉害啊?”
“现在的年轻人真不一样,玩得可多了。”
李琊没有拒绝地余地,只得同叶钊交换了位置,坐到牌桌前。虽自小在茶楼长大,李铃兰却从不许她玩牌,她亦不感兴趣。无论如何,眼下不能叫他看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