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竹在游戏直播越做越大之后就开始发展线下业务,同名网咖开得到处都是。
当他把活动策划表的上半部分从一大摞书里拽出来的时候,柯希刚好从外面回来。“那是什么?”柯希问。
“山竹在附近新开了家网咖,开业那天大概要办线下活动。我们离得最近,可能就去打打水友赛,或者帮他们卖签名的产品。”
“哦,这个我记得。山竹以前就爱搞这些,我之前还参加过一次活动。”柯希回忆说,“那个时候我还上初中呢,办活动的好像就是我们队……以前的IK,你都还没在队里,但是Crazy在。我和同学都是他粉丝,当时还去要了他的签名,从此以后就特别想来队里。”
柯希并不感性,很少怀旧,也很少会说这么多的话。
商昀州一顿:“你们怎么都是他的粉丝?”
“他牛逼啊,你别说,瘦的时候还长得挺帅的。”柯希一摊手,“谁知道一来他就变成抠脚大汉了。”
他说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对了,这个我也要去参加吗?”
“要。”商昀州说。
“也行,就是站那给人家签名怪尬的。”柯希挥挥手,“我先上楼去了。”
商昀州点头,继续找另外半份计划表。桌子上堆着乱七八糟的杂志,应该是小金看的。他翻了很久也没找到,觉得可能自己是随手扔在宿舍里了。
他看着被翻乱的杂志,忽然叹了口气。这段时间没有比赛,生活看似清闲,可实际上他比别人要忙得多。
想到这个,他便想起还有联系人消息没回。
有两条新消息。
Voo:就先不管这个世界赛。就算我要去,就算我去了,也比你去NA靠谱吧兄弟。
还有来自冬青的:你们队里还有替补的孩子,是吧?
这就是最近最让他头疼的事——合同。虽然现在还没有到转会的时期,但没有哪个队伍会傻到把转会事项留到转会期才开始商谈。
所以临近十月,不少选手都会开始思考自己下一年的去处了。尽管已经成年,但他们大多数还很年轻,对合同里的门路一窍不通,所以签订的时候必须要征得家人的同意。
涉及金额高的合同谈起来特别麻烦。毕竟队伍开工资的时候要综合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他们为一名选手开出天价合约的时候,看中的不仅仅是他的技术,还有他所携带的流量。
流量这个事情着实有点说不清楚。电子竞技虽然是以游戏为根本发展起来的,但终归不是砸钱的游戏,战队不能光为爱发电,还是要靠接代言、赞助来维系一下生计。
而赞助商们看中的,第一是流量,第二才是成绩。
电竞粉丝群体里又有多少人能完全看懂游戏里的门道?大部分人都只是凑个热闹。这也是为什么一般粉丝多的选手都是能打伤害、能瞬间秒人的C位选手的原因。
商昀州完全是其中的一个特例。辅助里很少有他这样人气极高的选手。所以他的价值判断对于战队来说是一个难题。高薪养着一个辅助选手,不是不值,而是不如养着一个C位选手值。这是一场商业活动,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他一边上楼,一边回冬青的消息说:有,就是从来没上过场。
再回Voo:你打完世界赛再考虑这些吧。
商昀州停在宿舍门口。宿舍里一片漆黑,吴郢似乎还没回来,可能在基地里别的地方。活动的计划应该在书桌上,他打开台灯,接着手机又震动了起来。
冬青:所以他没什么比赛经验?
—对。
冬青许久没有回答。然而屏幕上一直显示“输入中”。
某电竞选手终于忍不住吐槽道:你的打字速度太老年了。
下一秒,电话就直接打过来了:“你还嫌弃起我来了?”
“不敢不敢。”
冬青说:“我想说的是,你对我们这边的赛区有多少了解呢?”
“你难道没有同事喜欢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