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不炒CP呢![娱乐圈]_作者:七寸汤包(282)

2020-03-01 七寸汤包

    《天尽头》里,林秋和杨美珠的屋子,在小巷中间,走道窄,还被顶上的各种置棚、老树遮了大半的视野,他们其实看不太清。

    但有几个好奇心重,胆子又大的,在导演身后转了转。

    回来之后,只说了一句话:“像是白影后亲自教出来。”

    在那之后的好几天内,何子殊接连拍了好几场,无论是和白影后对戏,还是小演员,或者是其他配戏演员,都很少出现纰漏。

    在这期间,他们还了解到,那半个月,何子殊不是来听王野授课的,而是以一个演员的身份正式

    进组,完成了林秋大半的戏份。

    而且为了更好的熟悉环境,他甚至一直住在片场。

    数九寒冬的天,因为饰演一个小哑巴,连话都不能说,也很少跟人交流,演的又是格外压抑的戏码,吃的苦头绝对不算少。

    他们原先觉得以何子殊这样的地位和人气,来王野这边,纯属镀金来的。

    毕竟王野的招牌在那边摆着,参演他的电影,起点比很多人都高了不止一截半截。

    以他的电影圈新人身份,也不求有多出色,只要不出错,那他就算成功了。

    就是因为这及格线的标准,让很多配戏演员心里不平衡。

    就好像他们无论多出彩,别人都不会记住名字。

    但有的人,因为人气、因为话题度、因为资本,谁都会拉他一把,不用费劲,蹬着天梯就上去了。

    电影圈年年有新人,年年有新鲜血液,他们佩服那些凭着真本事上位的演员,也正因为如此,更加抵触那些没本事,还想走捷径的。

    原先他们觉得何子殊就是其中之一。

    可谁知道,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使了这么多劲。

    而且在不断的接触中,他们也体会到,为什么片场全体工作人员看到何子殊的时候,都会不自觉露出笑意。

    哪怕是块头最大的灯光组大哥们,时不时都会问一句“咳嗽好了没”。

    前两天温度特别低的时候,小助理忘了带烘灯,灯光组见状,特意拉着线,把拍摄用的灯开了。

    试了试温度,觉得可能不够烫,特意开了最高档,在何子殊身后一照,那光就跟普渡众生似的,引得全场围观。

    因为这位大明星是真的没有一点架子。

    送了什么吃的、喝的,帮了什么忙,从来不说就算了,还又谦逊,又安静。

    从导演组、主演团队,到配戏演员、工作人员,甚至是负责片场清洁的一些临时工,都很有礼貌。

    到最后,甚至有很多人都开始替他着急。

    怎么可以什么都不说?!

    怎么可以什么通告都不买?!

    你什么都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有多努力?!

    你什么都不说,别人怎么知道你拍摄有多认真,多辛苦?!

    为了拍戏,住了半个月片场这种事,真的值得写个专题采访。

    还要着重强调窗户漏风、王导不让你跟别人交流、房间不供暖这种一听忍不住让人心酸落泪的艰苦环境。

    拍摄过程中,没有导演的允许,演员是不可以在公开场合放出路透,或是谈论相关话题的,直到第一次记者片场采访的时候。

    记者片场走访不是每部电影必要的环节,但对于一些有特殊意义或是主攻奖项的电影来说,后期是一大利器,比如一些贺片、纪实片、文艺片等,算是过程记录的一部分。

    这次受邀来片场的,还是国家级专业媒体,当记者随机采访到他们对新人演员何子殊看法的时

    候,原本在镜头前有些拘谨的众人,话都多了起来。

    他们没有王野、白英回答的那么专业,什么“有锋芒却不张扬”、“很有灵气”,口中都是“很认真、很努力”、“对人很好”、“能吃苦”等等。

    “他在片场其实挺安静的,不是那种跟人保持距离的很刻意的安静,就是你在他身边待着,心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