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颜却偏要靠厨艺_作者:青渊在水(17)

  饭点差不多也到了,王若冰拍拍他:“当然了,今晚吃小笼包。”

  一般来说小笼包都是早上就稀饭吃,不过最近刘杰跟老爸提过一嘴,想吃小笼包,今天刘德贵有空,就和王若冰一起活了面包了十来屉。

  赵百里办好了入职手续,王若冰给他发了套服务员的制服,又让财务给他办好了工资卡。晚上他就带着人跟楼下的员工们一起吃小笼包。

  厨房还熬了粥,赵百里和大家坐在一起,满足地吸了一口香气,伸出筷子,夹起一只小笼包。

  这小笼包裹着一肚子的汤汁儿,头顶着整整齐齐的十八道褶子,颤颤悠悠落进醋碟子,皮已经薄到快要渗汁,却怎么都夹不破,这是一只小笼包最后的倔强。

  皮要做到夹不破,和发面过程有关,发面一定要用凉水,揉出来的面才够筋道。

  赵百里夹起小笼包,轻轻地咬了一口,啜一口汤汁,小笼□□上沾着醋,微酸刺激得味蕾一个哆嗦,分外灵敏地感受汤汁的鲜甜。

  而这汤汁的味道……!

  赵百里一个机灵,这小笼包的汤汁儿,一般都是放猪皮冻,小笼包蒸熟了,猪皮冻就化成汤了,可是这只小笼包里头放的应该不仅仅是猪皮冻,还有点别的味儿,特别鲜。

  如果是王小停那般灵敏的舌头,便能尝出来,里头还有虾和菌菇的鲜甜滋味,是用虾和菌菇一起熬制的皮冻。

  吸光了汤汁,剩下的小笼包便可一整只放进嘴里,在大嚼特嚼中感受肉馅的鲜嫩细腻,这时候,再喝一口熬得香滑软糯的粥,浑身的热气便冒上来,击退了秋日晚风中的凉意。

  还有什么能比此刻更为幸福么?

  那大概只有下一顿工作餐了。

  今天的小笼包就像刘主厨的父爱,满到溢出,王若冰把多出来的小笼包打包装好,趁热给附近的春秋敬老院送过去,回来的时候,就看到街口的合味楼门庭若市,络绎不绝。

  这合味楼弄什么幺蛾子呢?

  前几天王氏酒楼开业,宾客云集的热闹模样,便显得合味楼有些清冷,王若冰在大堂帮忙的时候,偶尔可以看到蒋老板噙着冷笑向里头张望。

  他知道,合味楼和王氏酒楼,一个路头一个路尾,更何况还有上次比赛杀羊之仇,一番争斗免不了,不过是时间早晚,看来这蒋老板现在是想出什么对策了。

  王若冰走上前两步,合味楼门口摆着牌子,上书:本季度特推出秋冬滋补菜品,限时三日九折优惠。

  王若冰冷笑一声,搞了半天,不过是卖卖过时的概念,秋冬滋补菜品?顶多是些羊腰子羊蛋,还能翻出花来不成。

  哪知道过了小半个月,合味楼还是人气不减,王若冰有些沉不住了,打发王小停去买了两份菜品回来。

  “虫草老鸭汤?葱爆羊肉?”王若冰轻嗤一声,坐在一边,对刘德贵和王小停点点头:“两位尝尝。”

  王小停已迫不及待地执起筷子,夹了一块羊肉进嘴。

  刘德贵尝了口汤。

  见两人久久不说话,王若冰挑起眉头:“怎么?”

  “好吃!”王小停眯起眼睛,一脸沉醉:“太好吃了!”

  刘德贵又喝了口汤,啧了啧舌:“若冰啊,这味道……有点像你爸的手艺。”

  第8章 十道菜

  “怎么可能?”王若冰抓起筷子夹起一片羊肉,嚼了嚼才想起来,他压根尝不出味道。

  刘德贵放下汤勺,夹了片羊肉,王小停则倒了碗汤。

  “好喝!这合味楼是开挂了吧。”王小停摸摸下巴:“明明前阵子去他们那里吃还觉得一般的。”

  “怎么样?”王若冰问刘德贵。

  刘德贵放下筷子,眯起眼睛,一脸严肃认真:“结合本人思想、工作、生活和作风实际,深入分析这两道菜的优点,羊肉鲜嫩入味,老鸭汤咸香不腥。这两道菜说是你爸做的我也信!”

  王若冰摸了摸下巴,喃喃道:“难道他们请了新厨子?”

  很快他就知道了答案,因为合味楼请的那位新厨子自己上门了。

  正是王氏酒楼最为忙碌热闹的时候,这人带着两排服务员,每人手里端着一个食盒,大摇大摆进了座无虚席的酒楼大堂。

  王若冰正好在大堂帮忙,和这人打了个照面,直觉来者不善。

  这位合味楼的新厨子四十左右的年纪,瘦,尤其是一双手,瘦如鸡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