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颜却偏要靠厨艺_作者:青渊在水(64)

  小赵开车,副驾上坐着个保镖,王若冰跟贺洋一起坐后座。

  王若冰没想到贺洋居然还亲自陪他去,本来还挺感动的,到了医院看着贺洋忙着摸小护士的屁股,就没什么想法了。

  这是一家私立医院,来看病的都是非富即贵,而且不用排队。医生给王若冰检查了一下,采了样,前后不过一个小时。

  结果最快也得等明天才能出,王若冰出了医院,只有小赵一个人在门口等着,一问贺洋,好么,大白天的又鬼混去了。

  王若冰想起刘德贵说的那位师伯,翻出他给的地址,跟小赵说了一声。车子往唐人街那边开去,小赵有些好奇地问:“您在这边还有熟人?”

  “我有个师伯早年就移民了,听说他在这边定居,还开了家中餐馆。”

  小赵想了想:“没听说唐人街有特别出色的中餐馆啊。”

  王若冰也纳闷了:“不可能啊,我师伯手艺很好的,难道他换地址了?”

  小赵开着车停在路口,带着王若冰前往地址上的那家中餐馆。这一带几乎都是海外华人开的店,招牌上的汉字在一片英文字母中鹤立鸡群,十分显眼。

  师伯的店没换地址,然而看起来并没有王若冰想象中的风光,不过是一扇小门面,门庭冷落,只有一个中年黄种人妇女在慢吞吞地择菜。

  王若冰跟小赵走进去。

  那中年妇女头都没抬,冷淡地用英文说了一声:“今天不开业。”

  王若冰用中文问道:“为什么?”

  中年妇女终于肯屈尊抬起头,看一眼两位稀客,许是听见了母语,她态度好了不少,举起左手,露出包扎着的手腕:“受伤了,做不了饭。”

  王若冰吃了一惊:“您是厨师?”

  那妇女点点头。

  王若冰呆了,机械地左右看看,鹦鹉学舌一般重复了一遍:“您是厨师?”

  那中年妇女用一种难言的目光谴责地看着他。

  王若冰后退几步,退到店门口,看一眼招牌,又走进来,喃喃问道:“许天佑师傅呢?”

  中年妇女听见这个名字,终于放下手中的西芹,站起身来,神色复杂地看着王若冰:“你找他干什么?”

  第32章 水煮肉片

  “我叫王若冰, 王雁南的儿子,许天佑是我爸爸的师兄,我叫师伯的。”

  中年妇女一怔,莹润的目光看着王若冰,在他五官中费力地辨认着王雁南的痕迹:“你……”

  她和王若冰对视半晌,叹了口气:“故人来了,坐吧。”

  她请王若冰在桌边坐下, 泡了两杯茶,坐在王若冰对面:“我是天佑的遗孀,他十五年前就过世了。”

  王若冰有些吃惊, 追问道:“怎么都没人跟我们说呢?”

  “当时他走得急,我一个人料理他的后事,又要把这家店撑起来,疲于应付, 等到想起来要跟国内联系,都已经过了大半年, 索性便算了。人已经下葬,没必要再漂洋过海地把亲朋故友折腾一通。”

  王若冰想想,在网络不甚发达的十五年前,要跟国内联系不是一件容易事, 如果父亲跟刘德贵听闻了师兄的死讯,只怕又要大老远地赶过来,的确有些折腾。

  “伯母这些年很不容易吧,现在这家店就你一个人在经营吗?”

  女人点点头, 放松的神情中流露出饱经风霜的疲惫:“我本来想带着孩子回去,可是店开在这边,又有了一批固定客源,也是他经营多年的心血,实在割舍不下。”

  “那之后都是您来掌勺的吗?”

  “也请过几个厨师,可是都做不长久。”

  王若冰点点头,孤儿寡母,要在异国他乡生存下去,的确十分困难。

  “店里生意还好吧?”

  女人苦笑一声:“不瞒你说,我的手艺也是将将过得去,没办法跟老许相提并论的。你也看见了,这家小饭店也是勉强维持我们母子俩的生活而已。”

  王若冰跟小赵都有些唏嘘,没想到今天来探亲访友,居然会是这么个光景。

  这时,店门口进来一个年轻人,带着眼镜,头发有些乱,穿着牛津鞋,斜挎着一只剑桥包,一看就知道是附近大学的中国留学生,用一口汉语冲店内嚷嚷:“炒两个菜。”

  女人刚想说今天歇业,王若冰就按住了她的手:“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