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峥南耐心地一一回答她,他一直很感谢这个善良淳朴的女人,她在离开压迫她的前夫之后,生活得很艰辛,最初嫁给卓父的目的也相当简单,要找一个依靠,养活她和年幼的女儿。
卓父选择她的理由也很简单,这个女人很勤劳,他需要一个女人为他打理家务,照顾他的儿子,关照他的父母,弥补他在家庭上的疏忽。
女人和卓父一起生活到现在也十多年了,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男女之情,更多的是互相扶持过日子的需求,但他们无疑给卓峥南和他的继妹带来一个相对完整的家,让在外打拼的子女提起“家”这个字眼时,感受到的不是支离破碎。
所以卓峥南很敬重她,虽然她和自己的生母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女性,甚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她和卓母有着云泥之别,但卓峥南早在心里决定,会承担起对她养老送终的责任。
离家在外打拼的这些年里,是这个女人细碎的关心,让他没有忘掉家庭的温暖。
天色渐黑,卓父下班回来,惯例问了问卓峥南休息多久,工作怎么样,身体如何等等,父子俩的话一直都不多,一个搞工程设计,一个搞文化艺术,某种程度上也算是理科对文科的碰撞,着实很难擦出什么共鸣的火花。
继母的女儿小卓峥南很多岁,如今大学毕业两年,考上了公务员,和高中就相恋的男友修成正果后,搬去了东面的新城区,他们的工作单位都在那里,平时两人快乐地过二人世界,节假日或者有时间,就会回两边家里看看父母。
小两口早就收到通知,卓峥南今天回来了,所以一下班,两人都赶过来吃饭。
一家五口气氛融洽,饭桌上有说有笑。饭后,妹妹小两口驱车回家,卓峥南回到一直为他留着、实际却根本没有睡过多少时间的房间里,开始收拾堆在角落的快递。
这些快递是他提前寄回来的礼物,过年走亲戚的时候要挨个儿送出去的,每年如此,继母帮他收下以后会直接放到他的房间里,等他回来自己整理,当然,这其实也有给自家人的,卓峥南从来不落下。
他拆了几个盒子坐到床角歇口气,放在床头柜的手机震动两下,卓峥南趴在床上,长胳膊一捞,拿起手机一看,是古西颂发来的消息。
两人自从变成时差恋之后,消息总是有一条没一条的,再加上各自家里的事情,好好凑一起视个频,聊上几句的时间都对不上,空间是有了,空虚也有了。
卓峥南看到古西颂隔了好久才回复过来的这条消息,突然小情绪有点儿上来,发了个委屈的表情过去,又追加了一句“我想你”。
刚发完,对着消息看了一会儿,又觉得这样太矫情,正准备撤回,古西颂的消息过来,竟是让他意想不到的四个字:我也想你。
两人因为这句思念,一下子进入了黏黏糊糊的模式,之前日夜相对都不会说出来的情话,现在不要钱一样发来发去,什么“宝贝”“亲爱的”“小心肝”都称呼上了,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幼稚又甜蜜。
中二情话结束于古西颂的社交活动,卓峥南放下手机坐起身,再次开始拆快递时,嘴角带着连自己也不知道的笑容。
此时此刻,大洋彼岸的古西颂,收好手机后,脸上无奈地挂上公式化的笑容,应对一位棕发女性志愿者对他的关心。
事情起因要从他离家出走说起。
古西颂的父母虽然相当传统,但他们也是疼爱孩子的长辈,在小儿子不告而别之后,他们愤怒也心焦,在古召白的劝诫下,两人渐渐开始反思起自己之前的行为。
儿子的性取向是他们之间最大的矛盾,但是性取向和恶习不同,不是后天沾染或培养的,不是疾病也无法改变,他们开始试着接受这个事实,并且在古召白的安排下,去见了这方面的心理医生。
经过几个阶段的疗程后,最后老两口终于想通,也明白他们之前的一些行为到底错得有多么离谱。
从大儿子口中得知古西颂在柏城生活安好之后,古父古母开始期待能尽快和小儿子重修旧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老两口也不知从什么渠道接触到了当地一个LGBT志愿者组织,参与到组织当中,和以往他们一辈子都可能不会认识的人相处起来。
这个志愿者组织的氛围相当好,古父古母加入后,见识到了这个世界的多元性,也变得更加包容和开明。
古西颂这次回来,与他们和解之路走得异常顺利,也和这个组织志愿者的思想工作做得好有莫大关系。恰逢组织到了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动日,古西颂就被父母拉着一起来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