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谁都好,定然不会有人把这么个字都认不全的丫头片子送过来当探子的!
☆
正月十五是元夕,邺都城里会有灯会。既然已经耽搁了,高长恭便决定等过了元夕再启程出发。
对于能参加元夕灯会,最兴奋的大概就是应珺了。
看着昨天还可怜巴巴躺在床上的小丫头今日虽然依旧脸色苍白但却已经有力气爬起来拉着丫鬟兴致勃勃准备做灯的样子,高长恭不知道为什么,心情变得非常好。
虽然他是不喜欢去什么元夕灯会的,但他的姐姐乐安公主高元璟邀请了所有留在邺城的兄弟姐妹在元夕那日前往她的府邸赴宴,高长恭本就与乐安公主关系不错,如今这样一邀请,出于某种他自己也不清楚的心理,他就顺水推舟地答应了。
然而糊纸灯的材料有限,应珺也不算王府的正经主子,她便在某日兰陵王出门拜访兄长广宁王高孝珩的时候搭了顺风车,跟着一起出了王府。
然而当车刚刚走到邺城最热闹的大街上时,牛车就停了下来。
有人和车夫低声说了几句话之后,外面就传来了车夫敲门的声音。
“何事?”
“王爷,”车夫的声音有些艰涩,“皇上请您过去……”
皇上。
应珺听到了这两个字,整个人吓得僵在了车里。
她抬头看向了高长恭,却发现对方的表情似乎也变了。
虽然他的脸色总是很沉,但这是应珺第一次看到他这样,阴沉得宛如黑云蔽日。
“皇上在哪儿?”高长恭问,“皇上不在宫里吗?”
“这,皇上现在不在宫里,”车夫说道,“就在前方……赵郡王府里。”
赵郡王高睿。高长恭知道这个人。他是神武帝弟弟的儿子,勉强也能被高长恭叫一声叔叔。
不知道为什么,这两年高湛与这个高睿表现得颇为亲厚。而以往,高湛出宫会去的,一般都是高长恭的长兄河南王高孝瑜的府邸。
自从前两年河南王上表进谏说高湛皇后胡氏不应该与身为下臣的和士开举止过密之后,高湛高长恭就发现高湛与高孝瑜越来越疏远,看着他的眼神也越来越让人心惊;他也提醒过长兄,但长兄却对高湛十分信任,并没有产生任何疑心。
而赵郡王高睿一向与高孝瑜几兄弟不合。
高长恭有心提醒,但长兄不当回事,他也没有办法。
呼出一口气,高长恭下了牛车。
“见过兰陵王殿下,”那个小侍带着一张应珺怎么看怎么不舒服的笑脸行礼,“陛下请您过去,就不用您跑一趟宫里了。”
“谢圣上体恤,”高长恭恢复了冰冷凶悍的表情,下车,“我这就去见过皇上。”
“唉,殿下别急着走,”正当车夫准备关门时,那小侍却拦住了他,“陛下也请这位郎君同去。”
应珺的脸僵了。
她何德何能,皇上为什么要见她?
她只是个小老百姓而已。
一时间,她的脑子里想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流言中提到的那些,关于这位皇上的某些事迹。
因为太出名了,她这种底层百姓都知道了。
应珺一方面觉得,自己的容貌并不足以引起皇上的注意,但另一方面,这位皇上连自己亲兄长的妻子都不放过……她觉得自己实在不应该对他产生什么不切实际的希望。
但是她又算不上绝色美人又没有什么显赫家世,皇上为什么会盯上她呢?
应珺的视线滑向了一旁的高长恭。
不,王爷这么好的人,救了她的命还收留了他,他怎么可能会把自己送给皇上?不会的。
应珺确信这一点。
但皇命不可违抗,皇上开了口,她就必须要去。
高长恭回头看了应珺一眼,眼底的神色让应珺有些心惊。
“既然皇上要见你,你便一道来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