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了这个应小郎君的帮助,那么这顽石和黑云,便可被轻而易举地击碎。
他们六兄弟,他定然不会轻易放过。
作者有话要说:
久等了w 第十一章
因着元日刚过,马上又要到了元夕,除了高长恭自己之外,兄长河南王高孝瑜、广宁王高孝珩、河间王高孝琬与五弟安德王高延宗、六弟渔阳王高绍信和乐安公主高元璟、昌邑公主高仲锳、义宁公主高季玥此时此刻也都在邺城。
本来高长恭计划元月初十启程回封地兰陵,但应珺却突然染了风寒,行程便不得已推后了几天。又因为乐安公主高元璟在元夕那日请了众兄弟姐妹同去玩乐,启程回封地兰陵的行程便推到了正月十六。
时间倒回到正月十二。
因为休息了几天,虽然应珺的病还没好全,但精神头已经回来了。听闻可以去看灯,见识一下邺城的元夕灯会,应珺早早便带着芙蕖罗衣开始动手做灯,很快便做得像模像样了。
灯应该是纸糊的,然而现在看起来还只是个光秃秃的纸架子。
原因无他。
因为应珺想让高长恭为她题些字画上去。
可是她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对方。
虽然高长恭跟芙蕖罗衣说了若是有事尽管派人去找何管事,但是这几天过去了,高长恭却一点空闲都没有。
应珺心里有点难受,却也莫名地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
她虽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她都一直记得。
在宫宴时遇到的河南王高孝瑜、河间王高孝琬和乐安公主高元璟,以及后来来王府拜访的广宁王高孝珩,包括王府的众人,似乎都不约而同地误会了她与兰陵王的关系。
她一开始还有些迟钝,并没有完全理解他们的意思,但是最近听得多了,与芙蕖罗衣也聊了一些,她也终于明白了他们眼中的异样。
无论位于兰陵的王府有没有别的什么女人,但目前在兰陵王的这些哥哥姐姐们眼里,她就是出现在他身边的唯一一个女人,若是被误会了,似乎也合乎情理。
一想到这个,应珺就觉得很是丧气。
呆在这样一个男人身边,说她一点都不动心,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她生在乡下,出身贫寒,孩子们也都早熟,而村里的长辈们谈论一些东西,也鲜少会避开他们这种十几岁的孩子,因而应珺也听到过不少这些事情,甚至早就在那次兰陵王为她系上大氅的衣带时就知道了自己的心意。
但是她自己却也很有自知之明,无论自己有些什么想法,那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自己也从来都没有往心里去就是了。
然而在被一次又一次地误会了之后,她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但她却已经不记得那些嫂子大婶们说过的话了。
毕竟,当初应珺可不会想到,自己竟然有一天会来到大齐的国都,邺城。
更没有想到自己会住在其中一座皇室宗亲的王府之中,被人当成是被王府主人“金屋藏娇”的“红颜知己”。
然而当广宁王拜访结束之后,高长恭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应珺的心也沉了下去。
她告诉自己,心思还是收一收得好。她无论动些什么心思,都是不会有结果的。
虽然很有些难受,但是这本来就是她该有的命运,与其说是失落,倒真不如说是松了口气。
既然王爷不喜欢她,那么她还是变回那个被救了的小小孤儿便好。
等到下次出征,她再帮王爷看看天气,为王爷当勤务兵吧。
一旦想开,应珺的状态恢复得飞快。虽然还是有些病恹恹的,但精神显然已经恢复了很多。
她甚至有精神穿上男装,一个人跑去前院书房,找兰陵王给她做的灯题字作画了。
原本以她现在的处境,应珺是不应该去找高长恭的;然而她虽然心里明白,实际却完全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去找他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