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珺知道这是施侍卫的字。
“王爷。”施侍卫在外俯身行礼。
“去找罗衣,”高长恭挑眉看了看应珺,“叫她回房去,给她们娘子拿双鞋子过来。”
鞋子……?
施侍卫惊讶地看了应珺一眼,但还没等他看到什么,就被高长恭催促又警告地瞥了一眼。
施侍卫心下一凛,急忙告退离开。
只留了突然尴尬的应珺和高长恭独处一室。
“王爷——”
应珺小脸通红,只叫了这么一声,就说不出话了。
她自己是真没意识到,原来自己沐浴更衣之后,竟然只穿着一双白袜就冲了出来。
怪不得最后芙蕖要叫住她,想必那意思并不是要跟她一起过来,而是叫她要穿了鞋再走吧。
真是太羞人了。
应珺坐在这里,脸红得恨不得立刻离开这个房间找个地方躲起来。
“你刚下水救了人,恐是又着了凉,怎么不好好在房里歇息着?”高长恭轻哼了一声,“穿成这样就跑出来,不要命了不成?”
“王爷……”
“等下罗衣拿了鞋过来,你好生穿了,喝碗姜汤再回去,”高长恭没理她,继续说道,“能有什么紧要事,非得这样跑出来。不穿鞋子,披头散发,成何体统?”
“王爷,我的……”
她从来都没发现,除了兵法打仗之外,王爷竟然能一次性说这么多话。
现在连让她插话的机会都不给她了。
她还想快点拿回她的玉佩呢。
“你是担心你的玉佩?”高长恭一眼就看穿了她的想法,说完了她之后才将她的玉佩拿了出来,“我虽算不得什么仁人君子,但也不至于贪你一块玉佩。”
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玉佩,应珺欣喜地接过,像宝贝一样地握在了自己的手心。
“谢王爷关心,”她的脸颊还是酡红的,但依然抬起头冲他粲然一笑,“但这是我唯一留下的母亲给我的遗物,我必定是要好好保存的。还有,王爷若不是仁人君子,这天下就没几个仁人君子了。”
“还是这般油嘴滑舌,”高长恭不冷不热地哼道,“以为我会夸你不成。”
原来这是她母亲留给她的。
看来,应珺的母亲定然出身元氏了。
但是,一个北魏元氏出身的女子,明明是可以被封为公主的身份地位,又为何会流离于并州远郊的小村子中?
不过这样看来,之前应珺说的那什么前朝御医,说不定也是真的。
“王爷定是要夸我的,”应珺过了那阵害臊的劲儿,现在也不管脸红不脸红了,直接开口说道,“我救了萧家娘子,这是大功一件,王爷不夸我说不过去。”
“……罢了。”正准备夸她的时候,想起应珺那半吊子的文化水平,高长恭又有些忍不住想扶额了,便又问道:“你识字吗?”
应珺刚刚降下温度的脸又红了起来:“舅舅学识渊博,自小便教导表哥表姐和我一同读书。但我……我不喜欢读书,舅舅也没有强迫我去学,所以……”
她若是知道自己有朝一日会有这样的造化,定会好好读书,哪里还至于像之前在邺城王府书房那样闹出那样的笑话?幸而施侍卫何管事都不是什么外人,被笑话也没什么。
而高长恭却突然明白了。
原来是这样。
怪不得她识得“擒”字,却又不认识庞涓。
这样说来,为何她一个乡野女子会有如此相貌气度也不足为奇了。
遗传自元氏贵女的容貌就不说了,那气度修养,可是荥阳郑氏出身的郎君教养出来的。
所以,她学识虽不怎么样,但待人接物,都远胜于常人。
也难怪郑姬会因为才学和为人而受到大哥宠爱。
荥阳郑氏的郎君,流离民间的北魏贵女,以及前朝的御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