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大婚前夕, 应珺以“君璎”的身份,穿戴着齐国贵女们的衣服首饰,跟着兰陵王从封地启程, 又一次来到了齐国的首都邺城。
还没等应珺进入兰陵王府休息, 就被等在王府后门的另一辆牛车接走——再度回神, 应珺便已经出现在了河间王府, 而出来迎接她的,正是那位现在是她“表姐”的河间王妃崔氏。
虽说根据最近发生的事情, 应珺虽然已经知道他们文襄几兄弟姐妹同气连枝,但真要让她像无条件信任兰陵王那样信任其他人,她还是有点做不到。
在发现河间王高孝琬对她并不上心之后,崔王妃似乎就放心了许多,从原本的疏离客气立刻级变得亲热了许多, 甚至还会主动叫她“妹妹”了。
应珺又想起了自己之前的发现,不禁觉得很有意思。
这位崔王妃出身清河崔氏, 而河南王高孝瑜的王妃则是出身范阳卢氏,再加上高孝瑜的爱妾郑姬,姑且算是出身荥阳郑氏——她当时还在好奇,文襄几兄弟竟然与“五姓”中的其中三大都有联姻关系, 那么兰陵王的王妃岂不是会是王氏或是李氏?
当时她玩笑般地将这个发现告诉了高长恭, 高长恭却只是挑眉看了她一眼,并捏了把她的脸颊后告诉她:“二哥的母亲出身太原王氏,二叔的皇后则是赵郡李氏出身。我的王妃,我可以自己选择。”
虽然她不太明白为什么高长恭要对她说这个, 但是不得不说, 他的这番话说得让她挺高兴的。
不过她的态度对于应珺来说并不重要。因为这一次,她只是要跟着昌邑公主高仲锳, 一起去陪伴准太子妃而已。
太子大婚,整个邺城都陷入了繁华和喜悦之中。应珺身着华服,跟着一众贵女们进入到了太子妃出嫁前的院落,在昌邑公主高仲锳的引荐下,应珺成功地成为了还是个小女孩的斛律二娘子,也就是准太子妃最亲近信赖的人之一。
只因为高仲锳告诉斛律二娘子,这位“君璎”是她的长恭哥哥推荐过来的。
所以,在太子妃出嫁前的整整一旬,应珺都伴在斛律二娘子身边,陪她玩、陪她说话、安抚她。
但是应珺却十分挂念高长恭。
身在斛律府中,应珺每日里都陪着准太子妃一道,根本没什么可以脱出身来的机会。虽然只是短短几日没有见到他,但她却已经非常想念了。
在他们相识之后,好像从来都没有分开过这么久。
她不敢说高长恭对她有着同样的感情,但她却知道自己的感情。但斛律府毕竟不是兰陵王府,就算高长恭与斛律光一家关系再密切,他也不会贸然前来。
于是,应珺便带着这份挂念,一直等到了太子大婚当日。
河清三年六月二十八日,大吉,宜嫁娶。
花轿由斛律府而来,径直抬入皇宫中太子的宫殿。一对新人身着吉服,向帝后行了礼之后,便在所有人的祝福中被送入了洞房。
待新人礼毕,宫宴便开始了。
应珺本来全心全意跟在太子妃身边,现下太子妃已经被送入新房,她这等身份断不可能跟着进去。
本来,她应该在婚宴时回到大殿,回到昌邑公主高仲锳或者是河间王妃崔氏身边的;然而,她却在这皇宫之中迷失了方向——山野是她的天下,在山林之间她断不会这样;然而在这宫廷之中,她却找不到她的目的地了。
在她七拐八绕地来到一处看起来似乎很是偏僻的宫殿时,却冷不防听到了男女争执的声音。
“……王爷!”
应珺正准备踏出下一步,却突然被这一声吓到,急忙缩回了脚步。
“王爷,摩女一直在等您,您怎么就不来看摩女了呢?您不是说过,最喜欢摩女跳舞给您看吗?您还说,摩女的舞如同汉宫飞燕,楚腰纤细,掌中轻舞,您最喜欢看了。王爷,您不是说过——您会接摩女出宫吗?”
这、这是哪个王爷?
应珺目瞪口呆地听着幕帘后的呢喃细语,也不知该走还是不该走。
“尔朱御女请自重,”一个似曾相识的男声传来,“您已经是皇上的御女了,怎么能说出这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