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的恣意人生_作者:二白傻大猫(229)

2018-03-05 二白傻大猫

  很快的,曙光村收到了首批的预约游客。

  通车以后,白下跟乡里接待了第一批游客,时至春季,映山红这个美。大家里里外外的忙活着,农家菜变着花样做。一时间这座本已经要死去的山村仿佛一夜之间活了。凭借着良好的口碑,曙光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来玩的人也越来越多。渐渐地外来打工的村里年轻人也回来了,村里也再也不是岁数在40+的老人了,当大家跟着你赚了钱以后,自然什么都听你的,所以白下成为了这个村的轴心。

  自从通车以后,王霄回来的次数也勤了。每次回来,还是会跟白下来一杯山葡萄酒,开开心心的谈着各种事情。每次跟王霄的短暂相处,白下都能开心好几天,脸上的笑容都飘到了天上去。

  后来的时间,基于曙光村的旅游业,他们后来开发了各种绿色有机食品作为产业链的外延,随着曙光村品牌的放大效应,这些产品具有天然品牌优势,不需要花大价钱做市场推广和渠道建设,这也就是当初王霄跟白下所讲的品牌资产最大化。不久以后,白下就开始昏天暗地的开展着和忙着各种项目,忙的差一点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了。

  曙光村的发展,大大聚齐了那里的人气,当地人在外地打工的会回流,人才也在不断地汇集和引进当中。产业链一旦开始扩展,就会繁荣各种行业,行业一兴起,周围的各种基础配套设施也就全了,首先就是交通,各种公路开始修建,其次是建筑行业,需要建设各种基地和房子,随后家具,布艺,饭馆,旅店,车行各种各样的小行当都跟着繁荣起来。连曙光村所在的贫困县都脱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不再收国家的补助,虽说脱了帽子县里关老爷最有面子,但是最重要的是,这个小贫困县是扎扎实实有了产业的基础,而不是虚假的消费繁荣。曙光集团也便成为了这个县的最大纳税企业集团。

  白下高中同学,基本上没有回到老家的,都在外面过着拼搏的苦逼生活,每个月为那个城市的高房价买单,不敢生病,不敢游玩。“如果当初,这里有工作,谁又愿意背井离乡,可是那时候正值08年金融危机,连大城市都失业,更别说这个H市了。”这是白下同学来他这边玩时一时感慨给他的话。是啊,如果接受了高等教育,在本市连个工作都难找,那谁愿意留下来,更何况,当时的商业环境是真的差啊,如果不是半死不活的国企,其他的工作待遇都很差。可是这种国企,有着普通人难以进去的天花板。

  所以,有些地方,马太效应的负面就不断地扩大,一年两年没什么,时间久了,那病就没办法治,任你到时打破脑袋,困局已然形成。

  曾经落后的地区,那不是因为那个地方真的落后,而是观念并没有升级。

  当一个地区的人们把所有腐朽当成真理,把所有潜规则当成成功的必然途径,那么这件事是极为可悲的。

  这个地区的人,如果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不去了解外面的世界,他们就会永远活在自己这边的小圈子里。

  文明无法进入,科技无法进入,观念更是更新不了,那么这个地方会一直穷下去,一直没有希望的穷下去。

  而这个地方的人会一直少,一直少,直到这个地方变成了真正的荒村。

  白下回来了,带着他的使命回归,他最开始什么梦想都没有,而现实给他画了一个又一个梦想。而这个梦想与他有关,更与整个村子有关。

  白下站在山顶,望着整个曙光村,内心升腾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使命感。

  人啊,活于世上,不能尽如人意,大多数时候,像一个具没有灵魂的躯壳,但是,在找到了他的使命感以后,这个人就会有了目标,有了目标才有了希望,而有了希望才有了前进的动力。

  白下从山上的天梯慢慢地往山下走,现在爬山已经变成了城里人很时髦的一件事情。但是对于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人来说,这山怕是也就那么回事,他们从没觉得有什么稀奇。

  这大概就是区别吧!

  就在白下思索的时间里,他看着村子里突然间来了好大的一批人。

  “今天有旅游大巴来嘛?”,白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没啥头绪,他不记得了。

  他想着去看看究竟是发生了什么事,亦或者是不是王霄带人来了。

  他好像已经有一段时间没见过王霄了,倒是有很多话没跟他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