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对头他回来了[娱乐圈]_作者:猫有两条命(63)

2020-04-11 猫有两条命

    而兰波家的女孩压根没给他什么好脸色,他倒是不怎么吃惊。维塔丽这个小姑娘一直都很明确的表现出讨厌他,从表情到身体语言,他又不是笨蛋,当然很容易就能看出来。

    阿瑟很小心的照顾维塔丽,给她拿来小点心,不让她喝酒,自己也没喝几杯酒,一副好哥哥的样子。

    到了即兴创作诗歌的时候,女主人定下了主题,要求带有埃及或是远东异国情调的诗歌,几位诗人纷纷展露才华,维塔丽听着那些人朗诵自己的诗歌,觉得不过尔尔。

    她很纳闷,悄悄问阿瑟,“他们只能写出这么——糟糕的诗歌?”矫情,造作,生硬,无趣。

    阿瑟偷笑,“对。相信我,这还不算是最糟糕的。”

    “天哪!”她小声惊呼。

    魏尔伦忽然在旁边说了一句,“你知道什么是‘不太糟糕’的诗歌吗?”

    兰波兄妹一齐皱眉瞥他。

    维塔丽看了阿瑟一眼,“好的诗歌应该使人愉悦。”

    “你一定不喜欢《恶之花》。”

    “那是什么?没看过。我还没学到。”维塔丽一脸天真。

    魏尔伦只好无语:确实,她这个年龄,还无法理解《恶之花》。

    《恶之花》是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阿瑟很喜欢《恶之花》。

    她不再理会魏尔伦,又跟阿瑟低声嘀嘀咕咕,评论那些诗人的诗歌。

    魏尔伦心里乱纷纷的。

    他的右手绑着绷带,对玛蒂尔德说他摔伤了手掌,而朋友们都以为他又在家跟玛蒂尔德大打出手。但男人么,打老婆可不算个事,没人问,也没人说什么。只是维塔丽显然很是讥讽的看了一眼他的手掌。

    啊,真可恶!

    他无端的对一个不到14岁的女孩生气,气恼她来的是那么突然,每次她来巴黎,阿瑟就总会对他冷漠,变得难以接近。她来了,那个蓝眼睛的男孩就不再是一只孤鸟,而这只孤鸟本应在他的羽翼下。

    他知道这是为什么,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对,但正确的事情很无趣,“不对”的事情、禁忌的爱情才能让人感觉到自己“活着”。

    他痛苦的看着那个少年。

    福兰说要阿瑟也即兴写一首短诗,阿瑟本想推辞,他不喜欢即兴创作命题作业,维塔丽在他耳边说了句话,他随即点点头。

    仆人拿来了纸和笔。

    维塔丽将纸张折叠又折叠,撕成纸条;在纸条上写了一些单词,在桌上排列组合一番,由阿瑟将单词写下来,往里面填空放进动词和介词,以及挑选更好的押韵单词。

    这是一首短诗,题名《埃及舞女》。

    “她是埃及舞女?……当天光破晓,

    她像火焰之花一样枯萎……

    远远近近的人们,

    都呼吸着满城花开的香味!

    太美太美了!但其实别无选择

    ——为了《渔家女》和海盗之歌,

    为了假面舞会上最后的喜悦,

    相信那纯净的大海上浮动着夜的佳节!”

    这是一首简单明快的小诗,带有兰波自己的鲜明特色:简洁、纯净,而关键词又是维塔丽提供的,令人不禁感叹兰波兄妹的才华——一首诗歌好不好,不是以堆砌辞藻来衡量的,简单直接,直击心灵,那便是好的。    能混迹文坛的人不管有没有“天赋”, 至少有一点是相似的,都自视甚高。魏尔伦19岁就在报纸上发表诗歌,可以算得上“少年成名”,迄今也不过8年而已;他刚年满28岁,正值创作高峰期,又有了娇妻幼子, 正是人生中最得意的阶段, 按照正常的事业发展线来看,若干年后他将会成为波德莱尔的接班人, 成为法国诗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在没有读过阿瑟·兰波的诗歌之前, 魏尔伦确实以为法国青年诗人里,自己独占鳌头,是数得上的人物;但在看了16岁少年的诗歌后,他不再这么认为了。

    他一眼就看出来诗句的美妙,敏锐的看到诗句中少年激情之后的耀眼光芒,他毫不犹豫的以天才诗人的发掘人自居,也确实热情的向朋友们引荐这个撒野少年。他喜爱他、宠爱他、纵容他, 并且热烈的爱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