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洪没留神两人,想到至今没剧本,怕他们理解错剧情,解释道:“这里的话,其实不是林曦和罗誉第一次遇见。”
简临收回目光,想到昨天A组的那场戏份,说:“小区花园?”
罗洪摇头:“也不是,还在那之前。”想了想:“第一次的话,我如果没记错,应该是在林曦工作的酒吧。”
酒吧?
罗洪回忆着剧情:“嗯,没错,是酒吧。”
方骆北也看着罗洪他看过最早一版的剧本,但开拍前定稿的那一版早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他至今没见过。
罗洪:“准确来说,这两人的第一面是分开的。林曦见到罗誉的第一面,和罗誉见到林曦的第一面,不一样。”
罗洪:“林曦见到的第一面,就是酒吧,罗誉被人泼了一杯红酒,刚好被他撞见了。”
简临一愣。
方骆北想着什么。
罗洪笑笑:“没想到是这种剧情吧?”
简临没说话,他确实没想到。
但刚刚那一愣,不是因为听到什么另他意外的剧情,而是他在听完的那瞬间,突然想起,他和方骆北第一次见面,是在广缘六楼,他一进门,看到方骆北被人泼了一碗粥。
现实与剧情,过去与此刻,有了那么一点微妙的重叠。
这时,一直没说话的方骆北玩笑似的来了一句:“巧了,我最近刚好被人泼了一次。”
“不过不是红酒,是碗小米粥。”
说着看看简临,延用了戏里的剧情内容,问:“你撞见了吗?”
简临:“……”
罗洪自动略过大佬被人泼粥这个点,玩笑的口气,替简临答道:“那怎么可能撞见。”
罗洪:“撞见那就不是骆老师和小简老师了,那就是罗誉和林曦了。”
方骆北随口一说,随口一回:“嗯,也是。”
简临捏了捏手里的剧本,指尖下的纸页有点烫。
也很巧。
就是被他撞见了。
第21章
走戏、搬设备、调光, 现场又是一阵忙。
罗洪对简临信心很足,试拍了几场觉得还不错,就正式开拍。
而这场不仅要拍两人在同镜头里一个往楼上走、一个往楼下去、擦肩、走过, 还要补各自上下楼、擦肩走过的分镜头,以及罗誉瞥看林曦的微表情。
这等于要拍好几镜, 一个内容来回反复地拍。
简临镜头前状态很好, 一开拍就是林曦的神情:边上楼边想什么,心情不错的样子。
方骆北入戏更快, 拍什么效率都高, 补瞥看林曦的微表情, 直接一条过,都没给罗洪拍第二条的机会。
而每次轮到方骆北拍,罗洪都会让简临来监控器屏幕前看着, 叮嘱他:“多看多学。”又捂住嘴,压低声音,悄悄地讲:“人家好歹三金影帝, 人品性格什么的,对你来说不重要, 戏才是关键, 又不是年年都能和影帝拍对手戏,有这个机会, 一定要多学。”
简临应下:“好。”
罗洪哼哼:“唉,你说我怎么这么中意你呢。”想了想,“我眼光好。”又说:“你也招人喜欢。”
这话把简临逗笑了,也道:“罗导你也招人喜欢。”
罗洪见他笑, 问他:“以前你在别的剧组,就没哪个有眼光的导演, 像我这样稀罕你的?”
简临:“有。”
罗洪:“谁啊?”
简临:“王导。”
罗洪一愣:“啊?谁?”
说曹操曹操到。
只听见一声咋呼的:“小临临!”《春光》的总导演王意王导,终于姗姗来迟地进组了。
罗洪不敢相信地瞪眼,看简临:“你认识王导?”
王导,本名王意,和方骆北一样,也是三金的斩获者,不同的是,方骆北拿的是演员奖项,王导拿的是导演、摄影类。
王意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和众多还在继续自己职业生涯的知名导演不同,王意几年前便退休了,带着老婆孩子定居国外,天天旅游,潇洒得很。
王导也确实和简临认识,初识是在早年一个央视投资的大型古装剧的剧组。
简临在里面做群演,王导负责了一部分剧集的镜头指导。
简临那时候年纪很小,才十多岁,王导拍了他几场戏,留意到他,挺喜欢的,就老朋友和小朋友认识,做了个忘年交。
本来王导还想有机会拉一把简临,可惜退休退得早,还是圈子里的清流派,没帮上忙,后来他定居国外,每年也只偶尔联系,没再见过。
这次拍《春光》,王导也算重新出山,谁成想就是这么巧,定主演前,简临成了其中最被看好的候选人。
王导立刻打了个越洋电话给剧组这边,说:“你们都说最合适了,那还挑什么挑,就简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