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太妃宠冠六宫_作者:孟冬十五(288)

2020-04-20 孟冬十五

    容姑心疼,苦口婆心地劝:“明日再画也是一样的,何苦受这罪?”

    大昭仪笑笑,温声道:“手上虽冷,我的心却是暖的。”

    这是秦盈盈交待的,她恨不得尽一万分心力。

    再者,她也希望自己能有些价值。

    这些天时常听到宫人们议论,说皇后娘娘又想出了什么主意、百姓们多么感恩戴德。大昭仪每日听着,心内难免起了波澜。

    同为女子,有这么好的榜样在身边,她哪里还有脸面浑浑噩噩地混日子?

    大昭仪不求名利,只希望能像秦盈盈那样做些实事。

    如今机会摆在面前,她自然会尽心去做。

    盆中的炭火快要燃尽了,容姑叹了口气,起身去拿新的。一掀帘子,便瞧见一张笑盈盈的脸。

    秦盈盈系着狐领大氅、戴着毛绒绒的兜帽,满脸笑容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两个小太监,一个抱着大肚炉子,一个端着热腾腾的火锅。

    容姑忙让开身,惊讶道:“皇后娘娘怎么这时候过来了?奴婢失礼了,也没出去迎……”

    “是我不让他们通传的,你别怪他们。”秦盈盈笑着说。

    大昭仪迎上去,“你怎么也没睡?”

    “算账算到大半夜,饿了,想吃火锅,刚好瞧见你这里亮着灯,就过来找你了。”

    说话的工夫,宫人们便把炉子和火锅架好了,薄薄的羊肉卷涮进沸腾的高汤中,顿时把人的馋虫勾起来。

    秦盈盈拉着大昭仪坐下,两个人净了手,围着锅子吃起来。

    大昭仪吃相优雅,讲究细嚼慢咽,往往秦盈盈吃了好几口,她一口都没吃完。

    秦盈盈干脆承担起涮肉的任务,自己涮一片,就给她涮一片。两个人边吃边说着瓷器花样,胃暖和了,心也暖了。

    赵轩也没睡,此时正在勤政殿中与潘意商讨细节。

    彼此都在努力着。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没有啦~宝宝们明天见啊!

    快完结了,大概周五吧,会把番外贴上来~    第一批瓷器烧出来的时候, 已经进了腊月。

    腊月初八, 赵轩在集英殿宴请群臣, 特意邀请了一些各国使馆中的外使、太学中的留学生。

    众人刚一落座, 便发现了特别之处——杯盘碗碟皆换成了瓷器,还是成色普通的那种。

    要知道,大昭宫廷用具向来以金器为贵, 银器次之, 瓷碗瓷碟那都是民间所用, 国宴向来不屑用之,眼下这一出是何意?

    辽国使臣向来耿直,粗声粗气道:“昭国陛下用这等器物招待我们,莫不是看不起大辽不成?”

    不用赵轩说话, 便有户部的官员站出来解释:“外使误会了, 今日设宴我大昭诚心诚意,至于这碗碟并非针对诸位来使, 而是彰显了官家提倡节俭的决心。”

    接下来, 户部侍郎用了足足一柱香的时间把赵轩夸了一通, 中心思想就是——官家愿与百姓同甘共苦。

    虽然话说得十分漂亮, 但是使臣们还是品出了弦外之音——大昭国太穷了, 皇帝连金器都用不起了。

    真开心呀!

    使臣们一高兴,就多喝了两杯小酒。

    趁着他们醉醺醺,赵轩安排了一场歌舞表演。

    歌是悠扬婉转的民间小调,舞是秦盈盈亲自编的,动作并不复杂, 重点在于舞台设计。

    屏风撤去,灯光调低,露出一排排高高低低的博古架,架上放着各式各样的瓷器,四面还围着薄如蝉翼的轻纱。

    身材曼妙的舞娘穿梭其间,撩动青纱,抚过瓷器,悠扬的歌声与美丽的瓷器仿佛融为了一体,共同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使臣们睁大眼睛,视线牢牢黏在一件件精美的瓷器上,恨不得当场抱回家。

    他们突然想起了近来坊间的传闻,说是有人打通了门路,能搞到一批上好的官瓷,如果能拿到手的话……

    宴席一结束,各国使臣与留学生马不停蹄地跑回住处,兴奋地给家里写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