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点儿小姑娘肯定还在上学,她去帮帮阿婆也好。
正走着,于小寒遇到了杨琳一行人,仔细看去,还有徐一哲、张萌,以及一个中年男人,大概他就是徐一哲的父亲了。
这次,是于小寒先看到杨琳的,便主动的向他们打了招呼。
徐一哲介绍了下,果真是她的父亲,只见徐父身材高高大大的,除了挺着个啤酒肚,瘦瘦的,当然,也是唯一撅起的肚子显得更突出了。
“我们在市场逛逛,叔叔准备在这边开店,正在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店铺呢!”杨琳介绍道。
于小寒忙打招呼,道:“叔叔好!”
徐父看着一脸精神神的模样,还面带微笑的,看着就是一副意气风发的,八成是真的有特别大的信息能把生意做好的。
这时候一般来说徐一哲和张萌两人都是在麻辣烫店里面干活儿的,现在却都在外面,于小寒便问道:“你们不去店里面啦?”
“不去啦!”没想到张萌也是信心十足的模样,只听她又继续道:“那坏心肝儿的店我们早就辞了!等回头叔叔开店了,我们就去店里面帮忙。”
这时,徐父适时的又加了句:“回头都来我们这边儿吃饭,给你们做好吃的!”
徐一哲抱着她父亲的胳膊嘻嘻的笑,见他邀请了,于小寒也客气的回了声一定叨扰。
简单说了两句话,他们还要继续的逛,于小寒最后悄悄拉了拉杨琳,见只有她一个人扭回来头,才问道:“你们找到店了吗?”
“没呢!”杨琳皱眉,道:“现在市场关门的多,但好多店都扳着价儿呢!谈了两个都没谈拢。”
于小寒离她更近了,道:“要不然你回头问问方方,她人脉好着呢!”
于小寒也是经过这次租房子的事儿才发现方方的人脉居然这么好,见识也深得多,根本不像现在的大学生。
杨琳闻言,也是一愣,见于小寒不像是在开玩笑,顿了下,才点头道:“实在不行,回头下去我问问她。”
跟杨琳道了别,于小寒便去了阿婆那边,果不其然,阿婆现在正在准备做晚餐。别看现在有那么多种先进的大锅、压力锅,熬出来的粥软烂,但却绝对都是不够香醇的。
只有细火慢慢的炖,才能将粮食都炖化开,那时候的粥才是最好吃的。古代的米粥熬到极致,甚至可以代替人奶喂娃娃呢!
阿婆店里的粥便是用的文火细细的炖出来的,早餐是前一晚上都开始熬的,下午的粥也是前一天晚上泡上的粮食,午饭一结束就开始下锅煮的。
而煮粥的中间,阿婆便要自己一人准备粥里的配料和洛馍卷菜。
阿婆家的洛馍卷菜向来吃着味道就是不错的,之前方圆二人还是自打吃了阿婆店里的洛馍卷菜才默认同意要他们家的粥的,要不然以圆圆贪嘴猴儿样,肯定是要邹记的粥的。
于小寒来时,阿婆正在烙馍。阿婆家的烙馍是不用油的,就只用个养了多年的鏊子炕,炕出来的饼子特别的劲道,再加上用的是新面粉,咬起来又香又劲。
卷菜卷得基本上也是时令蔬菜和一些卤菜配起来的,记得有段时间里面还突然加了胡萝卜丝,清脆的口感让烙馍卷菜更好吃的。
“阿婆,我来帮你。”于小寒走到她身边,帮她把烙好的一沓子饼子搬到一边儿。
阿婆一见于小寒来,也是立马高兴起来的,也不舍得让她干活儿,亲自给她搬了个小板凳,放在她身边,她又拐回去烙馍了,一边烙一边又道:
“小寒下午没课吗?”
得知于小寒下午没课,这是专门来帮她干活儿的,阿婆更高兴的,直笑眯眯的道:“不用你帮忙啦!我老婆子之前不一样干吗?都习惯啦!你就坐这里,咱俩唠唠嗑儿,我就挺高兴的!”
“可是现在生意变好了,阿婆你要准备的工作量也就更大了吧?”于小寒帮她整理着从鏊子里刚出来的饼子。
阿婆欸了一声,直接抓了那张新摊出来的饼子,递给于小寒,道:“你吃!刚出来的饼子,香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