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尧夜的身体如此冰冷?而且身体还没有半分的起伏…邹醒之颤抖着将手指凑近她都鼻端,没有呼吸,这个女人从始至终都没有呼吸。
“你怎么了,邹醒之?”尧夜挑挑眉,笑意更深。
看着这双漂亮的眼睛,邹醒之心头惊惧骤起,恍恍惚惚又想起来…好像,这个叫做尧夜的女歌手早就死了吧?
她死于五年前,死在事业顶峰的时期,死因是一场网络暴力引起的抑郁症,她从顶楼一跃而下,当场粉身碎骨。
而那时候,他还没有进入演艺圈,还是个艺校的学生,每日混迹于网吧,正是这场网络舆论的领导者。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糖与玻璃渣 3瓶; 五年前, 尧夜是歌坛最大胆,也是最前卫的女歌手, 她的曲风偏向欧美, 舞台上的动作充满活力与激情,一时间就掀起一阵新的潮流,实体专辑的销售频频创下纪录,就连演唱会的门票也被人争相抢购, 可是说是近十年来最红的女歌手之一。
但喜欢她的人很多,同样的,讨厌她的人也数不胜数,很多保守派认为她的舞蹈动作‘有伤风化’,觉得她总是喜欢显露身材, 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好女人’,于是抓住这一点,每天在网上散播谣言, 认为她私生活混乱,是个男友很多的女人, 侮辱性的称为‘公交车’。
一开始的时候, 尧夜并不在乎,她曾经在公开接受采访的时候, 大方表示:“既然我选择当一个公众人物, 享受成名的红利同时,也要接受公众的审视,所以批评也未必是件坏事吧, 这能够让我时刻的保持清醒,不会迷失自我。”
但是她的宽容,并不会让那些躲在网络背后的人们罢手,相反的,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看,这个女人心虚了吧?她一定是做过亏心事,才会这么回答。”一边这么想着,这些人满不在乎的笑着,继续敲击手上的键盘。
那个时候,网络已经非常发达了,人们手上有了智能手机,所以更能实时的发送信息,方便而快捷。
邹醒之那年十七岁,刚刚成年,因为学习成绩不佳,而外表又颇为出色,所以他整日里游手好闲,盼望着有朝一日星探能够发现自己。
考取大学的分数不够,他就随便上了一所三流的民办艺术学校,课业负担小,甚至一星期都去不了几次教室,为了消磨时间,邹醒之就和朋友们整日待在校门口的网吧联机打游戏。
一开始上网谩骂尧夜,他只是因为从众心理,觉得有意思,后来却渐渐喜欢上这种感觉,心情上有了任何的不满,就可以冲着这个光芒万丈的陌生人发泄出来,而且不用负任何责任,甚至心理上也不会有任何愧疚。
因为很多人都在骂她啊,大家都那么讨厌她,所以她一定是有错处的,骂她就对了,是为了公众除害。
其实在此之前,邹醒之是根本不了解尧夜这个歌手的,甚至连她的歌声都没有听过,他只喜欢玩儿游戏,对其他的没有兴趣。
他就是单纯的享受骂人的感觉而已。
打游戏输了,他就会给尧夜发上上百条谩骂的信息,跟妈妈吵架了,他就在微博上留言,恨恨的诅咒尧夜:‘就是这个贱女人,她让我心情不好!她会不得好死,今晚就会掉下阳台摔死!’
而于此同时,尧夜已经患上了抑郁症,一直在通过看心理医生,吃药来进行缓解。
这个疾病在很多人中间都存在,更别提是一个每日里承受了巨大恶意的人,除了歌手,尧夜还是一个创作者,这就意味着,她比常人的心思更加敏感,即使是一点点情绪上的波动,到了她的身上,也许后果就是一整晚的失眠。
一方面是繁忙的工作,另一方面,她发现自己的宽容好像并没有作用,心理上更加痛苦,而为了不辜负那些喜欢她粉丝的心意,她开始使用‘脱敏’的方式治疗,以此来锻炼心智,让自己变得更强大,强迫自己一条条翻阅私信,在搜索引擎里输入自己的名字。
那些恶评,她其实一条条都看到了,经纪人没收了手机,她就偷偷用电脑翻阅,到了后来,也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心理,她已经不能控制自己了,翻看恶评变成了神经质一样的下意识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