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小心嫁入豪门_作者:风华如故(75)

  “之前我给你交代的事情你有回去认真落实吗?”

  王教授捋了捋白胡子,手中拿着一把戒尺,以一副标准古代教书先生的模样严厉的看向江时雨。

  原本就端正坐在对面的江时雨不由的又将背打的更加直了,堪比小学生般听话的点了点头,“都记了。”

  王教授点点头,将戒尺往桌上一拍,“好,那我来考考你。”

  沉吟小两秒,王教授想到了第一个考点,“先来个最简单的复习吧。”

  “《兰亭集序》背诵全文。”

  ……

  听到这熟悉的一段话,江时雨瞬间有种梦回高三的错觉。

  王教授真不愧是中文系的特级教授,随时都能让人在他身上感受到高中语文老师的“特别温暖”。

  见江时雨没有开口,王教授失望的翘起眉毛批评起来,“怎么?就328个字你竟然都不会背?这点小事都做不到,那你还怎么去扮演王羲之。”

  见王教授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江时雨摆摆手,省略了解释连忙脱口而出,“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几分钟后,江时雨终于完完整整且带有感情的将《兰亭集序》全文背诵下来。

  明明都大学毕业了,为什么还要在演艺圈内重温高考噩梦_(:3 」∠)_

  见江时雨背的还挺顺溜,王教打结的眉毛这才舒展开来,面色也缓和不少。

  “勉强过关,就是以后反应不要那么慢。”

  江时雨点点头,心里长舒一口气。

  虽然上周他听到王教授这个作业时觉得十分不可思议,但好在他原本就是个听话的学生,回家后哪怕再累也还是在半夜抽了时间认真背过课文。

  要不是当时自己勤奋了一下,不然现在王教授估计得暴怒呵斥他了。

  正当江时雨庆幸自己度过难关时,王教授却并不打算就此罢休,没有给江时雨大喘气的时间,他的下一轮考验又来了。

  “背课文小学生都会做的事情,太简单了,我们得来点稍微有难度的。”

  听完王教授的评价,江时雨心里瞬间凉凉。

  背诵课文确实小学生做起来很容易,但不是他江时雨今天自夸,如果王教授这问题现在马上是放到去娱乐圈去问,只问关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知道的估计不到百分之七十,能想起第一句是什么的,绝对不超过百分之三十,而能像他一样全文流畅背诵出来的,估计十根手指头都凑不整齐。

  但很显然王教授对娱乐圈艺人们的知识现状什么水平并不了解,也不准备了解,他今天就想着要全方位把考点给自己的学生江时雨抓一抓。

  “我们就来简单说说跟王羲之相关的一些典故吧。”

  王教授捋胡子的手顿了顿,脑袋轻轻摇了摇,说出四个字——

  “入木三分。”

  听到这四个字,江时雨眼前一亮,这次他机智的没有停顿,直接将王羲之与之相关的典故简明扼要的说了出来。

  王教授听完没有评价,只淡淡的“嗯~”了一声。

  只不过这个嗯的尾音被他拉的特别长,透出了几分对江时雨的肯定。

  江时雨在心里偷偷窃喜起来。

  他之所以能取得王教授的肯定,是因为这些典故王教授之前并没有让他去了解过,属于超纲题。

  不过虽然王教授没提过,可他私底却认真准备过资料。

  就如红姐所说,江时雨也很清楚,既然自己要饰演王羲之,那么对于这种有历史考证并有许多资料可以参考的大书法家,他并不能只单单从剧本的只言片语里来了解这个人物。

  他的背景,他的人生,他一生中那些重要转折,全部都可以通过自己事先做好的功课了解到。

  就比如一些重要的典故,江时雨甚至还认为,《王羲之传》的编剧如果是认真下过功夫的话,很可能还会将之在剧本中展示出来。

  当然编剧到时候展示不展示他肯定摸不透,不过他之前的小聪明和小用心,在今晚却帮他在通过了王教授的突袭考验。

  江时雨成功通过了王教授的两轮考验后,对方的抽查却并未停止。

  王教授补充道,“入木三分是王羲之少年时期发生的事情,你演戏可能演不到那里,我们不如说一个更贴近青年王羲之的吧,就……东床快婿。”

  王讲授话音刚落,江时雨便用特别洪亮的声音将发生在王羲之16岁时的趣事完美的回答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