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_作者:匿名咸鱼(124)

陆昊的坐姿笔挺,讲话也不急不缓字正腔圆,与其说是录制综艺,倒更像是在参加什么学术研讨会,“但我刚才突然在想,如果爱豆经济不是我以为的一种宣传方式,而在它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强大的意识形态,那么经典又将何去何从呢。因为歌剧或者说艺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本质上来说。

按照这种理解,我们看到的其实并不是娱乐圈蓬勃发展的同时,小众艺术曲高和寡,也不是什么观众审美的低俗化,而是一种强意识形态对于一种弱意识形态的倾轧。”

最后是齐卫东。

“虽然我始终觉得只有我的歌是商品,但不得不说的是,购买一张专辑还有可能是在买我的歌,购买几张、甚至几十张专辑肯定不是冲着歌去的。所以虽然不想承认,但我本人也是爱豆经济的既得利益者。只是,我的观点不太一样。”

他指的是高麟,但剪辑镜头却给到了陆昊。

“我有一个朋友,他写的剧本我觉得超过了世界上任何一个编剧的作品,但他至今仍旧默默无闻。

我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唱的好的声音是瑰宝,跳的好的肢体是瑰宝,动人心弦的音乐也同样如此,人类的艺术史之所以闪闪发光,就是因为时间不断地过滤流沙,留下宝藏。

爱豆经济可能是暂时的一种趋势,但在时间面前,它终将是不堪一击的。”

一个星期前的自己在节目里说了什么,齐卫东早就记不清,但在重新看完自己的发言后,他立刻明白了为什么节目组调换了他和陆昊的回答顺序。

苏凡瑜曾经开玩笑地跟他解释过“蒙太奇”“地点A着火的镜头之后,紧接着出现一个提着水桶的人的镜头,这个时候所有观众都会觉得这个人是救火英雄,尽管他可能只是要去浇花而已”。

很明显,他成了那个“救火英雄”。

他说这段话的原意,其实只是想讽刺高麟。

他觉得他焦虑本质来自于自身的无能,但高麟自己没听出来不说,还觉得他在给他指明方向,感动得泣不成声,当着所有的镜头对他千恩万谢了一番不说,中场休息的时候还特地跑来给他鞠躬。

而经过剪辑之后,这段话跟在陆昊的发言后面,更是随着语境上了一个台阶,变得好似在宽慰陆昊、力挺小众艺术一样。

这种综艺待遇,他还是开天辟地头一回碰到。

在他的经纪人还是忻阁的时候,别说帮他带节奏了,他想要不被恶意剪辑、不被曲解意思都太不可能,以至于后来他在综艺节目上都很少说话。

虽然说他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他,但总没有人是喜欢被骂的。虽然说不说话也会被骂耍大牌,但耍大牌总比别的恶名好听些。

他那个时候倒是并不觉得是忻阁故意坑自己,只觉得他业务能力差,办事不牢靠,而忻阁怕也是乐得见他这样想吧。

我发现我说作者有话要说的时候,评论就会比较多,不说的时候,评论就会比较少……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要说啥!下次写每一章的时候,连作者的话一起写吧……啊不对,重要的留言啊我亲爱的读者们!

如果上天给他一次穿越的机会

“我们组在经过研究调查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和只需要发表感想的嘉宾不同,选手们不仅需要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出他们团队的结果,还要对应这个结果,完成一支节目筹备的纪录片和一个现场表演的节目。

也是因此,大多数小组给出的答案都还比较常规,也容易用影像和作品的形式呈现出来,像是“业务能力”,“陪伴”,“精神快乐”,“内心需求”之类的。

只有极少数答案让人眼前一亮。而这一组,正是其中之一。

他们说,“爱豆经济贩卖的是游戏化的互动打破第四面墙”。

齐卫东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良久,被一个熟悉的声音吸引,一抬头,发现是易冉。

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推选易冉出来解释。他腹诽道,他背稿的水平真的很棒读。

不过这种新奇的观点一看就很大程度上有易冉的影子,也难怪他能和苏凡瑜成为朋友。

对啊,齐卫东忽然猛地一拍大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早该想到这一点的。

所以他以前到底为什么会觉得易冉是值得追求的,而苏凡瑜却是个讨厌鬼呢?

虽然易冉确实长得不错,但也就比苏凡瑜好了那么一点点吧,苏凡瑜这长相性格才华,哪里不香了?

他当时是鬼迷心窍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全世界都像盛寅一样想把他耍的团团转?

说起来……他那个时候,是怎么拒绝苏凡瑜的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