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摸象_作者:匿名咸鱼(220)

为了稳定军心,最晚不过老太太下葬的日子,明珠就要对外公开新任董事长的信息。

“我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卡了个时间差,苏凡瑜苦思冥想几日,终于是在外界获得确切消息前,回到千金和大家通了个气。

“好消息是,大家不用担心明珠打输官司之后会赖账,这钱是一定能要来的。但坏消息是,等这笔钱打来的时候,我大概已经在明珠任职了。

虽然不愿意,但我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我现在,是明珠的大股东。”

语气平静中带着一点不舍,以至于大家起先只接收到了他因为不得已的原因要离开公司这一个信息。

一时间,哀鸿遍野。

徐晏乔或许不是最先反应过来的那一个,但一定是最敢说的那一个。

“……等等,”她在一片的“不要啊”“瑜哥不要走”中间,从后排冲到了最前面,和苏凡瑜不过一步之遥,“小瑜,虽然咱们都讨厌明珠,但你这算是天上掉钱了吧?就别一脸丧气的样子啦,好事啊!”

她平时和苏凡瑜的业务接触不多,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能想到的更多是替他开心。

盛亚封就不同了。

他一直视苏凡瑜为自己工作上的支柱,想到以后可能有另外的顶头上司,就觉得头皮发麻,忍不住捂心口,哀哀怨怨地举手道,“瑜哥,咱们好不容易才恢复了立项自由,你这一走,怕是要乱套啊。”

“立项自由”是千金内部自创的一个词,指的是千金在财务正常的情况下,各团队都可以拿着自己的初步项目方案百无禁忌地找公司批钱立项的机制。

在这个阶段,能否适应市场、能否盈利都不是项目考核的标准,只要项目的中心思想和切入角度等内容维度通过了公司内部的专家团队审核,就能拿钱立项。

最初有这个机制的时候,公司的财务总监还是郑松柏。尽管当时上到董事会下到他部门的手下都对这样一个漏洞百出又极易套现的机制全力反对,但郑松柏还是顶着压力选择支持苏凡瑜的决策。

幸运的是,他们所想象的那种最坏的结果并没有出现。

不仅如此,在这样的创作激励之下,千金孵化出了包括《成名在望》、《归还人间》(IHTS青年电影节获奖电影)在内的一系列优质作品。

而这一套机制也在他们实践有效后被无数业内公司学习借鉴。

苏凡瑜冲盛亚封安抚地笑了笑。

“一年,请大家给我一年的时间。虽然也担心会时不待人,但这是我不得不做出的决定。

在这一年里,我尽量保证每周一天在公司,其他的时间,虽然我的人不一定在,但你们依然可以随时联系我。

毕竟千金才是我的亲儿子,明珠只是个临时寄养的孩子罢了。”

“此外,”感谢刚刚从齐锦台手底下裸辞、投奔千金的郑松柏,“大家十分熟悉的郑老师会重新回归公司,担任CFO和临时CEO的职能。

一年期满后,如果明珠能够走向正轨,那么我的寄养任务也就基本结束了,如果不能,那么就说明以我的能力并不足以改变它,再呆下去也无济于事。

所以请大家放心,无论如何,我都会准时回来。”

被喂了一颗定心丸,盛亚封的脸色好看了不少,甚至有了闲替苏凡瑜操心,“一年的时间,会不会太短了?”

苏凡瑜又笑。

这个时限既是他提出的,盛亚封提的问题他又怎会没有想过?

但是在咨询了几个人的意见后,他发现,无论是两年三年,还是五年十年,他想要对明珠做的事,都不见得能够完成。既然如此,时间长短又有什么差别呢?

所以,一年其实并不是他心目中能实现对明珠改革的时间,而是他认为千金能够在他不在的时候保持现状的最长时间。

只是这个道理,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都并不适合公开说出来。

想了想,他道,“我的话当然也不是什么金科玉律,但我是一个编剧,所以你们可以相信,我说过的东西都会成真。”

由于生前要求丧事从简低调,老太太去世的消息并没有在全网满天飞,讣告也只在报纸上发了豆腐干大小的一块,甚至连遗体告别仪式都取消了。

遵循老太太的遗愿,骨灰被分成了两份,一份埋在家族的墓园里,另一份则被安置在女儿长眠之处的隔壁。

虽然苏凡瑜继承明珠的事已是板上钉钉,但苏家到底家大业大,各有营生,并不必仰仗他的鼻息过活。为了让所有人都意识到这件事,他们把吊唁会的地址设在了家族的墓园里,又让苏凡瑜一个人带着另一半的骨灰去他父母那里,还美其名曰“骨灰可以分两次下葬,吊唁却是不可能办两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