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学校放了三天假。本来我打算回家看望父母,可是玮玮非拉我去她家不行。再说了,我回去只能在家呆上一天的时间,在路上却要花上两天的时间,得不偿失。她说她父母已经命令她必须把我这个干女儿带回家让他们看看。听到她说话的语气,我不自觉地笑了。问她怎么不把刘健带回家让父母亲看看,玮玮说还没有到时间。没办法我只得跟她回了趟她的家。
玮玮的家离我们学校不算远,坐公交车两个小时的时间即可到达。她们所在的县也是个农业大县,看样子经济状况也和我们县差不多。公交车路过他们县城。从沿路的情况看,这个县城建设得也不算好,一街两行基本上都是两三层的建筑。光看那白条条似的小瓷砖没有一点立体感,就知道它建筑的年代了。环境卫生也不算好,车子一过,尘土飞扬。道路两旁没有下水道,不远一处积水,不远一处积水,看样子这里刚下过一场雨。从整体布局来看,感觉这个县城没有统一规划,很不大气。
玮玮见我对窗外的精致很感兴趣,就对我说:“我们的县城就像一个大集镇。不知你们的县城怎样?”
我没有回头看她,对她说了一句:“和你们的差不多。”
其实并不是我们想贬低自己的家乡。如果当地政府能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在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上下些功夫,绝对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也许我们在大城市里住惯了,不自觉地拿农村和城市相比较。可不管怎样,城市形象应该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标志。
公交车在一个集镇的边缘停了下来,玮玮拉着我下了车。我手里掂着从超市买来的一些点心,跟在玮玮的身后走着。
玮玮家的大门半开着,院子里拴着一条狼狗。看见我们进去,那狼狗“呜呜”直叫。我有点害怕了,赶紧拉住玮玮的手。玮玮朝着那狼狗一声大喝:“叫什么?!”那狗便乖乖地回到它的巢穴里去了。看来它认识玮玮,刚才那“呜呜”声,是冲我来的。我心里不禁一阵阵地“扑通”乱跳。
我们进到屋里,玮玮叫了两声:“爸爸,妈妈”,没人答应。我俩放下东西,坐在了沙发上。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家小院。五间正房,左侧两间厨房。看样子这房子盖的时间也不算太长,可能有几年的光景。房子里面简单地装修了一下:白色的墙壁,地上铺了一种花色的地板砖。沙发前的茶几上,放着馍筐和一些剩菜。
还没有等我开口,玮玮对我说:“咱们先喝口水。我爸妈可能在猪场里面干活呢。”
“嗯?猪场?”我从来没有听玮玮说过她家有养猪场。
玮玮点了点头,从茶几上的馍筐里掰了一块馍吃了起来:“我就吃着我妈做的蒸馍好吃,还有那炸面酱,真香。你吃吗?”玮玮嘴里嚼着,问我。
我摇了摇头。心里想:我不能和你比,这里是你的家,我不能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玮玮一边嚼着馍一边说:“我家的养猪场就在后面。一会儿我领你去看看。给,你先喝点儿水。”
我听玮玮说过,她姊妹三个,她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当时他爸妈肯定是为了生儿子才生下她们姊妹三人的。如果玮玮是个男孩的话,他的父母也许就不会再要第三个孩子了。玮玮的姐姐去年结婚了,对象是邻村的一个小伙子,在县城的一个什么单位上班我没有弄清楚。他的弟弟在一个大专院校里面读书,听说正在谈对象。
有一次玮玮给我开玩笑说:“樱桃,我好想让你成为我们家的人。只可惜我的弟弟谈着呢,不然的话,我一定让你嫁给我的弟弟。”
我的脸“唰”地一下子红了,骂道:“死玮玮。”
玮玮笑着说:“真的!我弟弟不招呼就谈起来了,两个人还热乎得不得了。我听说后真想打他一顿。真的,好想给你介绍介绍,虽然你比他大两岁,可我感觉挺合适的。”
我嘲笑她道:“那是他的事情,又不是你的,用不着你操心。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我一想起她让我嫁给她弟弟的话,我就脸红。不过,我知道玮玮说的都是真心话,我一点儿也不生她的气。
玮玮吃完了手里的馒头,领着我去养猪场。看样子她家的养猪场规模也不算小,我数了数有十几排猪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