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了两天时间,徐明在熟练掌握Martin-3型飞行背包的使用技巧后,一开始确实是非常兴奋,但并没有忘乎所以,后面操控越来越平稳,速度也不会很快。
因为具体探索的过程中,他得集中精力扫描地面的情况,一心二用,且为了看清下面的一草一木,速度也不能太快,巡航时速最多30公里,除非下方场景过于单一,比如全是同一种树,就会进行加速。
总而言之一切为野外探索服务。
除此之外,徐明有个十分惊喜的发现。
那就是在随身世界这边,由于重力系数只有蓝星的70%,且空气含氧量较高,Martin-3飞行背包在装满40升油料后,最大续航较蓝星那边有了大幅的提高。
蓝星那边它最多能滞空40分钟。
但随身世界它重量减小、油耗减小、燃烧更加充分,多重因素下,续航延长到了70分钟,增加75%之多。
即便徐明偶尔做一些能量消耗较大的动作,也能轻轻松松在空中停留60分钟。
这样的续航表现徐明非常满意,因为飞行也是个十分耗费体力精力的事情,他可以每隔一小时就降落地面休息下,顺便补充油料。
至于另一种脚踏式的Frank-2S型飞行踏板,因为踏板距离人体重心较远,操作确实复杂,徐明摔了不止一次,勉勉强强可以起飞,但不敢做太剧烈的动作,上手难度比Martin-3型高的多,续航表现也有所提升,但只从半小时不到,提升到了45分钟。
徐明决定先用Martin-3型进行一段时间的探索,后面根据对Frank-2S飞行踏板的熟练使用程度,再看用那种较好。
“行了,准备时间已经太长了,第六期探索计划,可以马上开始了。” 探索开始之前,徐明先统计了下自己还有几个时空旋涡可用。
“第五期探索开始的时候,我有16个标准时空漩涡。”
“草地小山、炮弹榴莲林、水晶红提林、珍珠谷占用了4个标准时空旋涡。”
“第五期探索结束后,金山、羊脂玉矿、大理石山,分裂了3个标准时空旋涡,又多出3个小型旋涡。”
“然后蓝星那边,租房、701那套房子、仓库,我用掉了3个小型旋涡。”
“上个月为了开网店,我在水晶河谷那边设置了1个标准时空旋涡,用于方便灌水。”
“这个月为了飞行背包的事情,我在储油地窖设置了1个标准时空漩涡,在湖心草原也设置了1个。”
“合计用掉了10个标准时空旋涡。”
“还剩下六个可以使用,足够进行一期野外探索了。”
当然如果不够用的话,徐明可以服用一些朱果,增加自己的精神力,让所有时空漩涡的可扩张直径,又增加至可分裂状态,实现标准时空旋涡数量的翻倍。
不过徐明觉得朱果的提升效果太好,但不能吃的太频繁太多,就跟所谓的抗药性耐药性一样,吃多了效果就不好,偶尔吃一下才能发挥最大的效力。
那么接下来,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该去那个方向进行探索。
南边还是北边,东边还是西边?
这一次,徐明还是选择南边。
“上次通过中午时太阳的直射角度,算出草地小山所处的纬度,大概是北纬21度的样子,在蓝星是介于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区域。”
“越往南走,温度会越发升高、光照越发强烈,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也会比较多,一副生机勃勃、争奇斗艳的样子,物种的多样性很高。”
“以这个星球接近1.1万公里的直径,1个纬度约等于95公里,再乘以21,大概往南2000公里,就能到达赤道,体会到最热的气候。”
“也能看到更多丰富奇特的植物。”
所以徐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新的目标:要去南边的赤道看看。
如果从第四期探索计划所到达的“珍珠谷”,作为出发点,他大概再往南1500公里,就能抵达南边的赤道附近。
以每天探索两百公里左右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