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个期间,他确实是连一条蚯蚓、一只昆虫都没有见到。
只有形形色色的植物。
但下方的那条大河之中,某次降低了飞行高度的徐明,看到了一条大鱼从河面蹦跳而出。
那条鱼的体长超过两米,表面圆润修长,有背鳍和腹鳍,月牙形鱼尾,很像蓝星那边的金枪鱼,但又看它生活在淡水河流中,徐明将它称之为“淡水金枪鱼”。
当时徐明吓了一跳,然后想了一些办法,捕捉到了一条“淡水金枪鱼”,长度有两米五,重量超过150公斤,去除不能食用的部位之后,得到鲜红色的肥美鱼肉近60公斤。
这些鱼肉里没有一根鱼刺,纹理美观漂亮,犹如树木年轮,又有大理石般的光泽,鲜红透亮,诱人食欲大发。
至于味道……
只能用“绝世美味”来形容。
徐明真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鱼肉,无论是煮、烤、还是用生鱼片卷点饭团直接下肚,味道都是一等一的赞。
而且那条大河里的鱼类,不止“淡水金枪鱼”这一种,短短两三天时间,徐明就发现了十几种。
有体型跟“淡水金枪鱼”差不多的、体型较为圆胖,没有背鳍、铲子形鱼尾的类似“大马哈鱼”的鱼类。
有头部硕大狰狞、体型短粗、灰岩色粗糙外皮的形似斧头的“石斧鱼”。
还有头部长有修长骨刺的“尖刺鱼”。
以及体型在8至10米、通体雪白,被徐明命名为“小白鲸”的大型鱼类。
在这条大河之中,徐明亲眼见到的鱼类,可能比蓝星那边生活在大江中的还多。
至于河面之下的鱼类种类和数量,更是难以统计,但想必一定会更多。
所谓“随身世界没有动物”的推测性设定,被这条大河中种类丰富的鱼类,给击得粉碎。
“我看这条河里的鱼类资源,不比蓝星那边任何一条河少!”
但话说为何只有这条河里有鱼,而徐明之前见到或路过的大大小小的几十条河流、几百个湖泊,为何它们里面都没有鱼,唯独这条大河之内有?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当徐明飞到下方大河的终点,在宽度超过上百里的喇叭状河口位置,升上超过两千米的高空,居高临下的看着东边,望着那片真的看不见尽头的大海的时候。
他大概知道了河里的那些鱼类,是从何而来的。
而这片海,则很快被他命名为“无尽之海”,或“有鱼无尽之海”。 大河里之所以有鱼,是因为海里有鱼。
海才是那些鱼类的源头和大本营。
只有少部分的本生活在海洋但也能适应淡水环境的洄游鱼类,出于获取食物、产卵等方面的原因,逆流而上,在大河中活跃。
那海里的鱼又是怎么来的呢?
是因为这片海洋面积非常大,于是进化出了大量的鱼类?
徐明摇了摇头。
他不认为那些鱼都是自然进化而来。
“它们极有可能是被人放养在这片海洋里的。”
“无论是淡水金枪鱼、大马哈鱼,还是石斧鱼、尖刺鱼、小白鲸……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别太大了,进化程度太完善了,又以随身世界稳定的生态环境,物种的进化速度十分缓慢,从单细胞动物,到分化出这么多形态各异的鱼类,至少需要数亿年乃至十几亿年时间。”
当然仅这一个观点,说服力还是十分勉强。
毕竟他并不知道随身世界的存在历史有多长。
万一无尽之海中,那些鱼类真进化了十几亿年时间呢?
如此漫长的时间之下,即便环境非常稳定,也足够草履虫进化成复杂生命。
但是徐明此前在大雾区见到的那些药田、超过十万亩的珍珠米树……这些智慧生命活动的痕迹,留下的成果,告诉徐明,那位喜欢种田的前辈,说不定想法跟他一样,觉得随身世界太单调了,或者有点想吃鱼、钓鱼了,于是就往无尽之海中,放入了大量的鱼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