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学神_作者:一苇以渡(829)

“不是正确的选择。”王云看向那位科研人员笑了笑说道,“与其说是正确的选择, 还不如说是必经的过程。”

“必经的过程?”技术人员看向王云, 他虽然不是华科院的院士,但也并非是等闲之辈。他是军方的人没有错, 但是在空气动力学上,国内也是属于首屈一指的教授。他看向王云沉吟着说道,“王教授这句话的意思是?”

“卡门-钱学森公式, 最主要的构成是两个人,一个是冯卡门,标准的美利坚人, 并且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里待过。钱老是冯卡门的学生,卡门-钱学森公式我们虽然运用很多,但是不代表美利坚那边不会运用这个公式。且因为这个公式提出迄今为止也有几十年的时间,这几十年的时间中,人类的科技进入了大爆发似的发展。”

“所以呢?王教授是认为卡门-钱学森公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了是吗?”

“并非如此。”王云摇头说道,“我只是认为,我的王云法则是基于我对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和湍流的了解创造出来的,尽量完善之前的不足之处。”说道这里王云含笑对着这位科研人员说道,“好歹,我们也需要尝试不是吗?”

“我赞成王教授您说的我们需要尝试,这没有错。”技术人员蹙着眉头说道,“但是尝试的项目,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我不认为王教授您做得一切是错的,这件事情没有定论,我也不能说这件事情的对错。但是,这个项目对于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所以,我想请王教授考虑清楚之后,在决定究竟要不要用您自己的法则。”

王云听见技术人员的话之后并不气恼,而是笑了笑说道,“您说得很对,我们现在都还不能够下定论。”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等到王云法则展示在大家眼前之后,大家在做决定呢?”

场上没有人说话,能够说得上话的人不说话,至于说不上话的人,当然是不敢随意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他们根本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他们说不说话,对于后面的人而言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那,王教授就先给我们看看王云法则吧。”那位技术人员看向王云,华科院的物理学院士笑了笑说道,“王教授总是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不足为奇,不足为奇。我之前看见王教授的湍流模型的时候,也是诧异了很久。没想到,湍流模型竟然还可以这样。”

技术人员的神色已经有些松动,没有刚才那么的坚决。在座的各位都是听说过王云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的,对于他在流体力学上的权威,没有人会质疑。技术人员这么说,也是因为他不让这个项目有什么差池。但是听见院士这么一说,他转念一想。

对啊,王云是世界级的顶尖教授,他所研究的东西何止是超前华国一两年,甚至超前华国十年来的时间都是有可能的。

那王云做出来的这个法则,究竟能不能用在这次的实验上呢?如果不用再这次的实验上,那么将来造成的损失又应该让谁来承担呢?

想到这里的时候,技术人员开始松动。原本站在技术人员那一边的科研团队也开始松动,至于华科院的院士们,之前因为看过王云写下的公式,虽然不敢笃定王云法则一定适用于现实。但是王云非要坚持运用自己的法则,他们自然是选择支持王云。

好不容易华国出现了一个世界级的青年物理学家,华科院的这群院士还不把王云给捧着一点儿?开什么玩笑,要是不捧着、哄着,但时候这家伙一气之下去了美利坚,这损失可就太大了。

王云笑了笑,已经察觉到了技术人员表情的变化。他拿着笔,开始在黑板上写着公式,一边写一边说道,“因为公式计算有些复杂,在座的各位对于王云纲领了解多少?”

“王云纲领么?”那位最先反对的技术人员迟疑地念叨了一下,随后说道,“王云纲领我反复研究了好久的时间,不敢说全都知道,但是大部分还是没有问题的。”

“那么接下来就可以继续下去了。”王云一边在黑板上写着公式一边说道,“因为这个法则脱胎于王云纲领,如果对于纲领不熟悉,根本就不可能继续计算下去。”

随后,只剩下王云在黑板上写公式的声音,下面的人渐渐都看得入迷了。

直到王云写完整个公式之后,转身看向所有人说道,“公式已经在黑板上了,还有些细枝末节我会在资料上详细说明,大致就是这样。诸位有什么问题吗?”

“实在是……太复杂了。”刚才的技术人员苦笑一声说道,“比卡门-钱学森公式复杂太多,大部分的博士生或许都不能够准确的计算出来。王教授,你这个法则实在是太让人感觉到恶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