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完吉他,他从兜里摸出一枚戒指,送给她带着玩儿。
过来吻她的时候,在她耳边说,将来有一天要带她去西班牙的小镇,坐在街头,听街头艺人弹这首曲子。他们俩就互相靠着,看着远处的海岸线,海风吹过来,海鸥成群的从眼前掠过。
分手之后的某一年,她偶然看到了一个相关视频。
《Aurora Borealis》的演奏者John H.Clarke在街头弹奏这首曲子,他背后就是一望无际的海岸线,真有水鸟掠过。
她顿时有种梦想成真的感觉,虽然她从未去过西班牙。
如今回顾大学四年生涯,最精彩的那一年,就是大二。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不管后来结果如何惨烈,张虔确实让她相信了,生活有意外,并且会降临在她身上。
悲观中的一点点乐观。
这是恋爱带给她的改变,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他的日子,就很平淡了。
不是学习就是打工,模糊成了一片。
☆、第 26 章
《我去往》的路演定了五十城, 几乎覆盖到了全国,其中包含二十所大学, 八十家影院。
一天两城, 四个地方,强度非常大。
时代的宣发之所以牛逼, 就在于够狠。
他们从不对市场抱有幻想,不寄希望于奇迹,不偷懒, 只相信事在人为。
叶阳觉得他们的宣发有军事行动的硬度,那就是不惜一切造声势,来争取排片和关注度。
一个电影的命运,从立项开始到上映短则一年,多则三到五年。但命运在上映的一到三天之内就能确定。首周三日票房好, 排片立刻就升, 票房不好, 立刻降。电影院要吃饭挣钱,什么都情分都不认,只认票房。
《我去往》是新导演, 市场认可度不高,加上蓝臻和姜凯也都是二线, 此前并未有什么高票房的作品。想得到排片经理的认可, 十分难。必须以眼花缭乱的宣发行为来博取关注。
好在路演算是发行行为,宣传只是辅助,叶阳他们不必跟着全国跑, 就省去了路途奔波之苦。
叶阳的工作重点,是准备首映礼。
距离上映还有半个月,已是最关键的时候,叶阳这边人手有些不够用,王彦就让不忙的郭胜楠和林天一来协助她。
人一多,叶阳把活全都分了出去,出奇的闲下来了,每天竟然可以准时下班。
中间叶未匀约她出去吃饭,被她推了。
再约,叶阳再推。
第三次时,叶未匀的态度就有点强硬了,强硬中又带了一点哄,好像她是吃醋闹情绪的女朋友似的。
叶阳听着他发过来的语音,突然有种关系变质的感觉。
以前是清汤 寡水,说暧昧都勉强,现在真有点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气氛了。
叶阳想了想,还是应约而去。
刚毕业那几年,她对人很有热忱。
出租车司机也好,小区门口的保安也罢,同事也罢,无论喜不喜欢,都想了解人家。想通过了解人来了解社会。而如今年纪越大,人越平静,也越懒,对陌生人很难再产生兴趣和欲望。交朋友也是,合则来不合则去,不勉强别人,也不勉强自己。如今遇到有兴趣,并对方对你也有兴趣的情况非常难,就这么放弃了,还挺可惜的。
和叶未匀吃饭,他顺其自然地说起前一阵父母安排他相亲的事情来。
叶阳这才知道齐耳短发的小姑娘是他的相亲对象。
叶未匀的语气颇为认真道:“今年过年的时候,父母暗戳戳提醒了好多次,说都三十岁了,该考虑着点了。不要求我立马结婚,起码得先有个女朋友处着,处两年再结婚,也都三十二、三了。
叶阳笑:“我觉得那天那姑娘挺好的呀。”
叶未匀点点头:“人是挺好的,就是没话说,找话题挺费力气。”
叶阳劝解道:“刚开始,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