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道,“大家的现场吸引了很多的路人,《破阵》这首歌现在已经是短视频网站的新热门BGM了,也得到很多夸奖,大家普遍觉得你们已经超过了偶像的水平,用偶像歌手来称呼都有点浪费。那这些声音大家是怎么去看待的呢?”
几个成员说了许多,大体上也都是感谢网友的赞誉,会展现更好的一面给大家,并没有深入去聊这样的话题。
方觉夏一向是不太说话的成员,除非被cue到,否则几乎不主动开口。这次他却忍不住回答。
“这当然是对我们的一种鼓励。但我想说的是,偶像这个词发源之初是很正面的,因为一些现实原因,它染上了很多负面色彩。能被肯定当然很好,但我们的确就是爱豆啊,从表演形式上来这么形容也是很准确的。看到说,不想用偶像或者爱豆这样的词来形容我们,我个人的回应是,请大家认可Kaleido作为idol的身份。”
他的眼神很诚恳,“其实idol这个职业并不是什么耻辱,它的存在必然是有其珍贵之处的。我非常享受作为idol在舞台上表达自我的时刻。比起排除出去,我们更加梦想着能够让大家看到偶像这个词的时候,可以想到我们。”
台下的掌声越来越热烈,并非只出于对方觉夏的喜爱。这些女孩子也遭受偏见,只是因为她们的偶像是个偶像,所以她们也被划分到了网络阶级的最底层。哪怕她们的群体里不乏非常优秀的人,但没有用,偏见永存。
听到方觉夏说的这些话,裴听颂自觉惭愧。他是骄傲,但不自大,而且足够勇敢,可以坦荡地承认自己最初的错误。
当初的他刚来到这个公司,用消极抵抗的态度从事这个职业,无非是和很多戴着有色眼镜的人一样,对偶像抱有偏见,认为偶像就是不如歌手,不如嘻哈歌手。
他以为这些人不过是唱着别人给出的毫无营养的歌,跳舞的样子像是漂亮的牵线木偶。他不屑于将自己的梦想放在这样空洞肤浅的形式里。
但事实证明他错了,面前的方觉夏就是对偏见最鲜活的反击。
从他的身上,裴听颂渐渐发现了偶像真正的形态,几近完美的外在形式包裹着坚韧顽强的内核。
他不是在追梦,没有顺遂的道路,没有光明的视野,他从始至终拥有的只有标榜着“错误”的标签、打击与诋毁、黑暗和孤独,哪怕如此,他还是一步一步去靠近那个舞台,摸着去,爬着去,跑着去。
大家都在探究各种精神,嘻哈精神、摇滚精神……但没有一个人去想,或许偶像也是有精神的。
方觉夏就是偶像精神的投影。
作者有话要说:
方觉夏是我心目中一个非常理想化的偶像,他是以自身实力和境遇为底气开口发声的,和现实有差距,希望大家不要提及三次元,不要发散。一切以书中的娱乐圈和kaleido这个团为基准。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觉夏翻唱的是王菲的《迷魂记》,是我非常爱的一首歌。我希望大家不要去音乐平台的评论区ky、对暗号、或者大肆反ky,不要留下任何与歌曲不相关的东西,希望大家发出的每一条评论都是出自于音乐本身的欣赏。请尊重作品本身。感谢大家。
(这是二更, 直接点最新更新的读者可能会错过上一章)
在方觉夏的影响下, 裴听颂真正地爱上了这个身份,真正地融入到了kaleido的团队之中, 他不再感受到身份不认同的拉扯感, 不再像过去那样, 一味只要嘻哈歌手这一种梦想的表现形式。
他想起,在他们还势如水火的时候, 方觉夏曾经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梦想这种东西没有高低贵贱, 只有能实现和不能实现。]
形式是多样的,不变的内核才是真理。
他也必须承认, 在舞台上表达自我的感觉真的很美妙, 尤其身边站着这样一群充满热爱的队友。
“没错, ”裴听颂举起自己手中的话筒,“我现在可以很骄傲地对自己也对所有人说,我是一个偶像团体的一员,是一个爱豆。”
主持人向他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他点头微笑, 对着台下的粉丝说, “我必须向大家透露一点,其实我也是临时救场的,你们知道明星有行程安排,其实主持人也有。原本这场见面会是四月初的,很早就已经定下来的行程。某一天星图的工作人员给我打了好几个电话,问我能不能前调, 这其实很难,因为我今晚还有一个活动,但我听说了来龙去脉之后,就立刻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