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在追媳妇_作者:两岸橘风(74)

他想起了当年两人同在书院读书,他曾问过微生玉,若是将来高中魁首,金榜题名,为官一方,他会如何。

那时微生玉也不过二十五六岁的模样,意气风发,正是肆意嚣张的年华。

他眸中闪烁微光,朗声道:“平生志向,不过所到之处清平安乐,喜笑盈盈。”

如今的微生玉早已进入不惑之年,兴许是经历得多了,他不复当年的英俊,也没有了往日的风采,黑须凌乱,眼角有细微的皱纹,鬓间也依稀可见银发。

“我平生志向,不过所到之处清平安乐,喜笑盈盈。”

当如今这个光彩不再,甚至有些狼狈的微生玉再度开口说出这句话时,温庭弈仿佛觉得他又回到了当年那张小小的书桌前,微生玉也是这样,豪气万丈、年少不知愁地夸下海口。

原来,那些刻入你的骨血,烙入你的灵魂的东西,是岁月带不走的。

比如志向,比如信仰,比如年少轻狂。

有些人,纵使历尽千帆,仍怀着好奇的纵容。曾经有过一腔孤勇,也曾拼尽所有,可当一切落幕,总是最终失去所有,也依旧怀有当初为之疯狂的热血与心脏。

温庭弈呆愣在原地,半晌低下眼帘,陷入了沉思。

匆匆多年,故人依旧是故人,可是他呢?

温庭弈看着自己的双手,缓缓闭上了眼睛——故人依旧是故人,可是他已不是他。

“珩萧。”这是微生玉时隔多年,第一次称呼温庭弈的字。温庭弈听他唤自己,忙抬头就听他问道:“你觉得,如今的天下如何?”

温庭弈轻轻叹了口气,缓缓闭上了眼:“山河破碎,国将不国。”

他一句说完,嘴巴张张合合,想要再说什么,终归是没能说出口。他想说以他的才学,何须固守广泽;他也想说,既然广泽百姓忘恩负义,自断生路,他又何必赔上自己。

温庭弈不是微生玉,他悲悯天下,却并非愚人。

怀菩萨心肠,行雷霆手段,才是治世良方。

微生玉的一片苦心,广泽的百姓可曾看到?微生玉的痛苦隐忍,广泽的百姓可曾理解?温庭弈不及微生玉心慈,但是对于人性却比他看得通透。

一味地付出久了,或许自己还会记得付出的初衷,他人却早已忘了——他们是欠了一句感谢的。

他们早已习惯性地将那人的付出视作理所应当,视作天经地义。慢慢在自己的心中不断地麻痹自我。

也许终有一天,一开始的感恩戴德会变成强取豪夺,人心就像喂不熟的狼崽子,投喂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很乖,毛茸茸的脑袋顶着你的掌心,千方百计讨你的欢心,可是一旦停止了饲养,他们就会凶相毕露,伸出锋利的爪牙朝着你攻击。

到了那个时候,才会发现狼崽子永远是狼崽子,人心是喂不熟的。

广泽的民众就是令人觉得讽刺的真实存在。

温庭弈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开口劝说温庭弈,温庭弈却懂了他的意思,淡淡一笑道:“珩萧,你必定会劝我离开对不对?”

温庭弈没有开口说话,就听微生玉继续开口:“你和沈娘倒是不约而同想到了一处。”

“官场凶险,来广泽容易,出去却难。我不愿费这个心力去攀附权贵。”微生玉摇了摇头,态度坚决:“沈娘帮我准备的金银珠宝我也已经如数奉还,我不会为了名权富贵,摧眉折腰。广泽再苦,也是我心之所系。”

温庭弈不再接腔,只是将目光移到了窗外的枝头上,被皑皑白雪覆盖的枝头上早已光秃秃一片,可是待不了多久,便是春光潋滟之日,枯木逢生之时。

“若是生不逢时,何不静待明君?”温庭弈悠悠吐出这句话,却见微生玉淡淡一笑,颇为欣慰地对他说。

“天下不仁,亟待明君,可我行事并不为君,只为我心。”他顿了顿,才如释重负地吐出一口气:“若是将来有机会——广泽不再需要我的时候,我也会出去走走,我万分热爱的锦绣山河,我还没有看过呢。”

温庭弈劝不动他,只细心嘱咐了他几句,也就离开了。

而与此同时的大街上,花小楼一脸菜色地行走在大街上,远远看见一家药铺,轻叹了口气,耸拉着脑袋抬脚跨入了店铺的门槛。

店铺里面弥漫着淡淡的药香味,古朴的竹节挂件随处可见,柜台上摆着几包已经包好的药包,还有几个铁质的小铲。

有一个小伙子盖着一件粗麻大衣窝在竹藤摇椅上打着呼,两条腿耷拉地垂下来,随着摇椅的前后摇动而晃动。

他看上去和花小楼差不多大,大概因为常年的营养缺失而显得面色发黄,花小楼蹑手蹑脚地走到他身边,犹豫要不要叫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