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停下筷子看着他,笑了:“我说你不傻啊,还知道饿!我哪能吃完呢,就是专门吃给你听的!”说完,把满满一碗面放在他手中,幸福地看着胡坤吃完面把汤都喝干净,又拿出一块大饼递给他:“这是我亲手烙的大饼,知道你爱吃面食。”
胡坤把空碗放在王玲手中,一抹嘴又拿起饼子啃起来。饼子很好吃,又软又香,手艺还真不错!他一边吃一边偷偷打量这位从来没正眼瞧过的姑娘:圆圆的脸庞,圆圆的眼睛、圆圆的鼻头,圆圆的下巴,五官没一个好看的,但是配在一起就有味道了。
王玲捧着木盒看来看去,问:“这是你做的啊?”
“你喜欢?”胡坤拍拍身上的饼渣。
“当然喜欢了,两颗心紧紧贴在一起,永不分离!”
胡坤夺过盒子就摔在地上。盒子摔得粉碎,石子撒了一地。
“你?”王玲惊恐不安地看着他。
“你喜欢,我就重新去给你捡,做一个比这个好看一百倍的送给你!”
王玲笑了,笑了很久。
他们的关系就这样没有前奏、突飞猛进地发展起来。
胡坤第二天就要上工地了,王玲特地来送他,还塞给他一个包,说:“你要是想我了,就吃我给你烙的大饼。过几天,我去桥上看你,还给你做。河谷里冷,风很大,一定要多穿点。还有,在桥上干活要多留个心眼,危险的地方千万不要去,要是你胳膊腿摔断了,我可不会伺候你!”几句话,她就一日千里变成了他的妈,喋喋不休地嘱咐起来。
虽然最后一句话听起来无情,胡坤心里却暖暖烘烘的。看见“毛眼眼”略带醋意地看着他和王玲依依惜别,他趁机把离别之情演绎到了极致,当着所有人的面实实在在亲了王玲脸颊一口,抱着热呼呼的饼子爬上了车,来到了他要创造无数个世界第一的桥梁工地。
有了爱情就有了动力,有了动力就有了生活的意义。见到了桥,胡坤就有了亲切感。在工地上,他察看施工环境、测量水流大小,记录河流冲刷线,组织施工人员入场、构筑桥头引道、配置施工材料等等,大小事情他都积极参与,忙个不停。卷着图纸、夹着铅笔、拿着皮尺是他的标准形象,在河滩里跑上跑下,大喊大叫又是他的习惯性动作。除了建桥,他还有一项重要而神圣的工作,就是捡拾河滩上红色的带心形图案的石子。
王玲到工地来看他时,他已经捡齐了所要的石子,并制作了一个精美的粉红色小盒,里面有一颗由无数颗“小心”组成的大大的“红心”。王玲捧着它双手颤抖,说:“每一颗都是红色的,心形的,又组成一个大大的心!”
“是我的心,永远不变的心!”胡坤说。
“我想你了,就看这颗心。你要是想我了,就吃我给你烙的大饼。”王玲把一大袋子烧饼放在胡坤手中。
“走,带你去看看我们的桥!”胡坤拉着她走到桥墩下,兴致勃勃地讲着自己的伟大梦想。王玲幸福地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内心充满了崇敬和爱意。
☆、39
陈西平已经在工地上干了大半年,家里有了他寄回去的钱,日子好过多了。今天他又领到了工资,正准备去给家里寄,却收到了父亲的来信。父亲问他为什么每月总给家里寄两份钱,难道在西藏工作还发双份工资?他非常疑惑,会是谁呢,雷锋吗?思来想去没有猜出是谁,反倒是王雪梅亲切的面孔在眼前一次次闪现。不知为什么,自从在青藏线听了她温暖的一句话,她的影子就挥之不去,再也忘不掉了,总喜欢偷偷想她。可每次想起她,又想打自己一个嘴巴,她就是高悬天空的太阳,可望不可及,自己怎么会奢望和她谈情说爱呢?可是,抽了自己一嘴巴还是忍不住要想她。想她甜甜的歌声,想她温暖的笑容……
思念慢慢演变成了冲动,冲动又演变成了行动。陈西平去邮局给家里寄了钱就直奔百货公司,买了一斤水果糖就去找王雪梅。走进学校就看见王雪梅和一个男老师从办公室走出来,他们边走边谈,样子亲切而友好。陈西平赶紧躲在一旁。
“谢谢你,刘老师,我们班好几个同学都来找你补习语文课,耽误了你不少时间,我替他们向你表示感谢!”王雪梅说。
“谢什么!都是为了学生,应该的!”刘子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