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天把这个消息告诉李小虎和陈西平时,他们比他还心急,第二天就约着去了藏北草原。
草原上的青草已经过了长势最好的季节,黄绿相间,铺满了大地。不久就要南飞的候鸟在湿地上起起落落、叽叽喳喳。
多布杰带他们走进羊群,说:“这就是宋建华当年选中的白绒山羊,羊绒的颜色洁白纯净、光泽通亮,在国际上享有‘软黄金’的美誉。”
张浩天看着个头肥大,毛色光亮的山羊,问:“目前有多少这样的羊?”
“经过选种培育,今年第一年产绒,存栏总数二百多头,个体平均产绒量超过三百多克,最高的可达五百多克!”多布杰从牧民抓出一把羊毛,说:“绒毛细度在十四微米以内,细软柔和,强度大、导热性小。”
李小虎接过羊毛搓揉了几下,问:“产量有多少?”
多布杰遗憾地说:“目前产量还不高,不过价格很高,只要牧民卖出了好价钱,就会有更多人饲养,年产量会很快提高。我们还想办个羊毛分梳厂,推广和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提高羊毛的质量。不过,这还需要你们牵线搭桥,宣传推广!”
张浩天说:“我们会全力以赴的!”
多布杰说:“现在白绒山羊还只是个粗收、粗卖的起步阶段,下一步我们要扩大规模,做大品牌,提高附加值,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牧民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种羊的数量远远不够,产品还不稳定,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困难不少啊!”
张浩天说:“再难也要做下去,只有扩大种场规模,增加羊群数量,才会降低成本,得到收益,牧民的积极性才会提高。”
“今后,还需要你们记者为我们多宣传,介绍其他地区的好经验、好方法,帮助我们提高牧民的经济意识啊!”多布杰说。
张浩天说:“这是我们分内的事,一定会全力以赴!”
多布杰说:“以后我们还想建立起以藏北草原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羊绒生产格局,有了规模、有了产量、做出特色,就一定会带来经济效益!”
张浩天说:“有了这么好的羊绒,我们自己就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毛衣、毛线、围巾和地毯。以后再不会让外国人把羊毛一车车拉走了,而是让他们一车车给我们运钞票来。”
李小虎说:“基地早一天建成,牧民就早一天得到实惠!”
一直没有说话的陈西平表情凝重,自言自语地说:“不知道宋建华看见没有,听到没有?”
回到拉萨,他们又来到地毯厂,把带来的羊绒和羊毛给厂长和专家看。专家鉴定:“具有良好的抗水性、延伸性和耐磨性,羊毛在扭曲拉伸的情况下很快复原,干湿羊毛的伸展度分别超过30%和60%。”
厂长说:“没想到我们自己的山羊会产这么好的羊毛!”
张浩天说:“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投产?”
“你这个记者也太心急了!生产地毯除了有完整的产品生产线和全程化的质量监控外,还要有充足的羊毛资源供应基地。目前,我们都是传统的手工编织,编制速递慢、产量低,还不具备批量生产的条件。不过,你们给我们联系的上海专家很快就要来了,他们会帮助我们改进技术、提高工艺。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藏毯销往全国、全世界了!”
张浩天回到办公室,刘敏又打来电话报告好消息:“酸奶已经投入试生产,虽然采取的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但是质量和包装有专门机构统一监管。从景点的销售情况看,很受大家欢迎,前景可观。牛肉干的研制也取得了成效,有多种口味的成品正准备推向市场。只是速溶的酥油茶因为涉及到比较复杂的工艺技术,还要花些时间。”
张浩天说:“没有想到,这么多梦想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刘敏说:“不仅如此,我们还准备办臧鸡养殖场、黑白花奶牛场。目前已派人去外地学习技术了。很快我们的鸡肉、鸡蛋和牛奶就要供应市场了,成为你们拉萨人餐桌上的美食呢!”
张浩天笑了起来:“那你就成了当地农牧民的功臣了!”
“功臣不敢讲,但是你这个记者要来看,还是有不少看的、写的、照的。保准你满载而归!”
“我已经听说了,你们的然乌湖风景区搞得热火朝天,已经成为旅游景观中的典范,享誉雪域高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