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飞歌_作者:陈琳(251)

2018-03-01 陈琳

  王雪梅说不出话来,泪水无声滑落,端起酒杯的手在发抖,感觉万般滋味在其中,有无奈、失落,有希望、梦想。她像是在和过去告别,又像在展望未来,沉默许久,举起来一饮而尽。

  刘敏抹了一把泪水说:“看不出陈西平这个大老爷们还挺会煽情的,把雪梅搞得和泪人一样!”

  陈西平举着空酒杯,说:“拿酒来!”

  何帅摇摇空酒瓶,起身又翻出半瓶料酒,说:“就剩这个了!”

  陈西平也不介意,接过来就给大家倒满,说:“幸福也会让人流泪,好在泪是甜的。”

  徐致远说:“明天我带你们去看强巴林寺,好好纪念一下这个难忘的日子!”

  吃完饭,陈西平把王雪梅和田笑雨送回学校。临走,王雪梅把毛衣塞给他,说:“这是我给你织的。”

  陈西平借着月光看了又看,说:“毛衣,给我的?”

  王雪梅见田笑雨微笑着看着他们,有些不好意思,推了陈西平一把:“快回去吧。路上小心点儿。”

  第二天一早,陈西平就穿着新毛衣来到学校,一见王雪梅就问:“好看吗?”王雪梅见新毛衣十分合体地套在陈西平雪白的衬衣外,整个人既干练又素净。

  田笑雨故意问陈西平:“你是问毛衣好看还是你好看?”

  陈西平看着王雪梅,笑笑:“当然是毛衣比我好看了!”

  他们乘车来到强巴林寺,徐致远已经带游客参观完了,见他们来了,合上一路上都在抄抄写写的小本重新介绍道:“强巴林寺建于公元1444年,寺内主佛为强巴佛,故而得名。该寺活佛受历代皇帝册封,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格列郎杰为该寺第一大活佛……”

  寺院十分安静,只有僧人低沉的诵经声时高时低地传来,前来敬香的藏族老人站在树下向他们微笑。十几个年青力壮的僧人抬着一个样式古旧、像经历了无数个春秋的大铜壶走向大殿。大殿门口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靴子,里面黑压压地坐满了僧人。

  田笑雨感叹道:“怪不得要用这么大的铜壶烧水。”

  徐致远说:“这里共有大小寺庙70余座,僧人有两千多,最多时超过了五千,烧水做饭都成了一项重体力活。”

  刘敏笑道:“昌都三江汇流,又是澜沧江的源头,有的是水,就像阿庆嫂唱的:‘铜壶煮三江’嘛!”

  何帅说:“真羡慕这里丰富的水资源。我在阿里等了六年才盼来建水电站的机会,工程就要上马了,刘敏好了我就赶回去!”

  刘敏一听不高心,说:“说是来照顾我,你哪一天不往水电站跑!”

  何帅笑道:“我从来没有真刀真枪干过,那么大的工程交给我,我不赶紧找机会去取经啊!”看看大家又说:“一会我带你们去水电站转转,给你们讲讲水电站的发电原理。”

  刘敏说:“我就知道你又想找借口去工地。雪梅和笑雨都不轻易来,好好陪陪她们吧!”

  徐致远说:“是啊,我还准备好好给她们介绍一下呢!”

  何帅无奈地耸耸肩。

  陈西平见十几个送水的僧人回到了厨房,好奇地说:“去看看他们做饭的锅有多大!”大家来到厨房,看见屋中央立着一口高约一米五、直径超过二米多的大铁锅,四个年轻力壮的僧人一手扶着厚实的锅边,一手拿着抹布,双脚离开地面,呈水平状架在锅边,有节奏地刷洗、起身、转圈,像单杠上的一组体操运动员,动作整齐划一、矫健潇洒。

  田笑雨问:“他们是在练功还是在跳舞?”

  徐致远解释:“他们是在洗锅。”

  王雪梅问:“洗锅干嘛要一齐跳上跳下的?”

  陈西平说:“不一齐跳上去,锅就压翻了。”

  徐致远介绍道:“寺庙的僧人个个能歌善舞,每年酥油花节,他们都要表演规模宏大,庄重威严的神舞呢!唉,笑雨,酥油花节就在后天,你可以来采访一下,很有意思。舞蹈的内容和那边壁画上描述的一样,我带你们去看。”

  何帅没有什么兴趣,说:“不看不看,去电站!”刘敏一听又不高兴。田笑雨很理解何帅的心情,说:“何帅从阿里来一趟多不容易,碰上建水电站的机会更难得,还是陪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