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浩天想,杨丹丹能同意徐致远留下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再说,蓉蓉这么小,是该回去了,也就不再坚持让她留下来。
第二天,杨丹丹就找领导拿到了“内返申请表”,很快填好后准备上交。此时,正坐在评委席上,趁演讲比赛还未开始又拿出来细细地看。从到西藏第一堂课受挫后,就一直在走和留的情感中纠结,特别是有了蓉蓉后,这种想法更加迫切,多次在工作、孩子和丈夫之间艰难选择,为此好几次几乎要走到离婚的边缘。今天终于盼来了幸福时刻,虽然徐致远暂时不走,但能带蓉蓉早点回去,也算可以给孩子一个稳定温馨的生活了。
“全区首届英语大赛在主办单位及学院外语教学研究会的共同努力下,今天终于成功举办了,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件大事、喜事。比赛现在正式开始,有请一号演讲者!”
主持人打断了杨丹丹的思绪,她收起表格,拿起评分表。
掌声过后,一名漂亮的女同学走上台来,她流利的口语和富有激情的演讲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演讲结束,杨丹丹满意地向她点点头。
一个评委向女同学提问:“你的口语是怎么练习的?”
女同学看着杨丹丹回答:“杨老师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上课时我记住她每一个发音,下课后反复练习,有机会就向杨老师请教,而她总是百问不厌,认真讲解。”
又是一阵热烈的掌声,掌声既是给学生的也是给杨丹丹的。
第二位演讲的是位帅气的藏族小伙子。他的英语流利顺畅,口齿清楚,脸上充满了自信。但是评委好像并不关心他的演讲技巧,反倒被他演讲的内容吸引住了。他满怀深情地讲叙着他美丽的家乡,用优美的语言赞美他从小生活过的乡村。演讲中还情不自禁地哼唱起草原牧歌,愉悦之情无以言表。
杨丹丹第一个提问:“你打算毕业后干什么?”
他说:“毕业以后我要回家乡,当一名像你们一样受人尊敬的老师。你们让我获得了知识,看见了外面的世界,但是我家乡的孩子却没有我这么幸运,我要回去教他们读藏文,让他们知道西藏的宽广、美丽;也要教他们学汉语,知道祖国的伟大、博爱;还要教他们说英语,让他们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现场掌声雷动,大家为他精彩的回答鼓掌。
一位评委悄声对杨丹丹说:“我们就是要培养这样有文化、有知识,热爱家乡,懂得担当的学生!”
作为这位学生的英语辅导老师,杨丹丹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深感自己多年的牺牲和付出还是值得的,同时也为过去太多的抱怨和牢骚感到不安和愧疚。
比赛结束,她攥着“内返申请表”走出礼堂,抬头仰望什么时候都湛蓝无比的天空,听着白杨树在风中“哗哗”歌唱,心中感慨万千。自己在这条路上走了整整八年,教师生涯中一幕幕往事又浮现在眼前,就要离开西藏了,离别之情涌上心头。她恋恋不舍地环视了一眼美丽的校园,疾步地朝教务处走去。
刚推开教务处的门,加布主任就拿起一张“优秀教师推荐表”给她,说:“学校经过讨论,决定把这个荣誉给你。”
杨丹丹接过来一看,脸一下红了。这是她曾经渴望过、期盼过无数次的荣誉,当年在参加王雪梅的表彰会上,自己就曾暗暗下过决心要得到它,可是,今天,她却没有勇气去接。她捏了一下口袋中的“内返申请表”说:“我不合格,我没做什么工作,还是给其他老师吧。”
主任抓了一下自己的卷头发,说:“你怎么不合格?你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职守,勤勤恳恳教书育人,踏踏实实进行教学创新。大家都说你教学水平高,同学们都喜欢上你的课……”
杨丹丹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多的褒奖之词,有些不自在,说:“过奖了,这些年我虽然尽心尽职教学,但退缩情绪和畏惧思想还是很重的。你是知道的,为了孩子我几次想早点离开西藏回老家,还和你吵过几次,有一次,还把你的杯子扔在地上。”
主任笑了起来,又习惯性地抓了一把已经花白的卷发:“我早忘了什么摔杯子的事情!”
主任倒了杯水给她,说:“你们这些在西藏工作的汉族老师的确不容易。首先要克服气候不适的影响,又要上课又要带孩子。家人都不在身边,也帮不上忙,一切都要靠自己,可你们从不说苦说累,从不向组织讲条件提要求。我认为你们每个人都应该评先进。”说完又把评先表推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