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拉萨的金秋,阳光明媚。
布达拉宫一期大修工程竣工仪式正在半山腰的德央厦广场举行。旌旗、经幡、气球、彩带把红山打扮得绚丽多彩。前来参加盛典的八方群众,昂首期盼这激动人心的时刻。
张浩天和田笑雨在一个年轻僧人的带领下走进修缮一新的殿堂采访。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细细雕刻、上彩着色后的画柱重新焕发光彩;宫殿、佛堂和走廊墙上记载着佛教发展史、五世□□生平和文成公主故事的壁画艳丽耀眼;摆在佛龛和贡桌上的金银饰品、瓷器、珐琅、玉石闪烁着迷人的光芒。
田笑雨感叹道:“我们天天仰望布达拉宫,竟不知这里有这么多的宝藏!”
僧人说:“这里珍藏的典籍、经书及清明皇帝的赦书、玉玺、匾额,件件都称得上是稀世珍宝。每一件物品都价值连城,堪称国宝级的文物数不胜数。经过修缮,布达拉宫重放光芒,这一切都得益于政府的大量支持!”
参观出来,他俩倚在红墙上俯瞰着拉萨城的面貌。
张浩天说:“还记得我们刚来拉萨时的样子吗?扛着行李没法去单位报到,连公交车也没有,更别说出租车了。你看现在街面上跑的车,哪个国家的都有!”
田笑雨说:“现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整齐的民居、宽敞的马路。变化多大啊!”
僧人把夸大的袖子往身后一撩,笑道:“我们站在这里看得最清楚,拉萨城每天的变幻都尽收眼底!世态祥和,人民安康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这时,听见广场上锣鼓喧天,掌声雷动。竣工仪式就要开始了,张浩天谢过僧人,和田笑雨跑过去。
自治区领导开始讲话,他说:“全国文物保护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布达拉宫维修工程,经过藏汉工程技术人员五年的努力,今天终于竣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维修工程的重视和对西藏人民的亲切关怀……”
掌声之后,有关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布达拉宫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中的瑰宝,维修布达拉宫对保护文物、弘扬祖国文化、开发旅游事业都有重要意义……”
领导讲话结束,又依据宗教礼仪组织了佛事祈祷活动。近百名来自各大寺院的僧人整齐地站在典礼台两旁高声诵经,法号齐鸣,五色气球伴随缕缕桑烟飘向天空,欢呼声响彻云霄。
张浩天把镜头从僧人长长的法号上移到载歌载舞的群众脸上,在不同角度照了几张后,忽然心血来潮,对田笑雨说:“我带你去看一样好东西!”说完拉着她跑到一间殿堂前,指着悬挂在屋檐上的两面大鼓说:“你去敲敲!”
田笑雨被张浩天的神情搞得有些紧张,感觉高悬空中的大鼓透着一种神秘气息,伸手想摸又缩回手来,问:“这是什么鼓?”
“听说这鼓最初是用来报时的。每晚暮□□临,鼓声响起,宫殿里的喇嘛都会停止喧哗,不再四处走动。而每天黎明的鼓声用来唤醒沉睡的僧人,满怀希望的一天又开始了!”
“是这样!”田笑雨认真看起来。
“后来这鼓又有了祈福的作用。我让你敲,是因为我想……”
“你想什么?”田笑雨回头看着他。
“我想……”
这时,听见一阵欢叫,二十来个年青力壮的僧人正合力扛着一卷足有二十余丈长的画布齐步走来。他们表情严肃神圣,嘴角挂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
张浩天举起相机拍了两张,拉着田笑雨随他们来到展佛台前。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僧人和群众,所有人都凝视着那一卷画布,看着它在低沉的佛乐声中由远及近。
抬画布的僧人把画布轻轻放在墙沿固定好,两旁的僧人照例一阵诵经和祈祷。在一阵深沉的法号声中,僧人齐力把画布一端推了下去。顿时,画布就像一面从天而降的瀑布,从红山上倾泻而下。山脚下的群众“噢——”地一声惊叹,如潮水般涌过来观看。他们有的仰天膜拜、有的泪流满面、有的长跪不起,场面壮观而感人。刚才的惊叹声还没有消退,又一面画布倾泻而下,更加浩大的惊叹声再次涌上来。
僧人们更加洪亮地吟诵,更加用力地吹奏……
张浩天收起相机和田笑雨走下布达拉宫,站在欢腾的人群中向上眺望。气势宏大、铺天盖地的画布足足占去了红山的半壁江山,挡住了布达拉宫宽大的白墙。画布中的释迦摩尼端庄慈祥,正微笑地看着八方信徒,心满意足地接受着人们的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