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运输速度快,但却是昂贵的,数量也上不来。驼峰线运输的那些物资,对于民国政府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
弯弯绕绕最后又回来了,还得打通滇缅公路,迎接国际援助。
而打通滇缅公路,就绝对绕不过松山这个地方。
松山为什么重要呢?
松山为高黎贡山支脉,在龙陵县东北部的腊勐乡境内,其山略呈“T”形,主峰海拔2019.8米。
松山前临深谷,背有大坡,东距惠通桥22公里,西距龙陵39公里,顶峰炮火可辐射怒江两岸公路70余公里,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东方的直布罗陀”。
日军将这一守卫地区称为拉孟,驻守在这里的日军就叫做拉孟守备队。
日军拉孟守备队在松山修建工事的时间长达一年,将工事修筑得十分坚固,进可攻、退可守,从这里能够俯瞰怒江西岸及惠通桥方向的滇缅公路。
日军守住松山,就能够牢牢控制着怒江战场的主动权,滇缅公路甭想打通。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松山这地方就是人的咽喉,敌人伸手卡住你的咽喉,时时刻刻都威胁着你,你能放任吗?
其实,跟团长电视剧里的情况有点不一样,真实的反攻缅甸,大军从12个渡口横渡怒江,损失并不大。
真正让大军损失惨重的,是那一个接一个的堡垒山头。这个在电视剧中也有体现,龙文章跟虞啸卿的沙盘推演。
在松山战役时,出现过一个营的兵冲上去,面对日军四面八方的攻击,就逃回来两个的战斗。
那是一个营,几百号人,就那一个冲锋就没了。话说真要按照松山战役那样打,虞啸卿的一个师还真不够看,打光了都不见得能啃下一半来。
守在松山的日军,有1260人,这是在战役结束后,缴获的日军资料中记载的。
这1260人全被歼灭了,没有一个俘虏,也没有一个逃走。
而远征军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呢?
阵亡8000人,伤者过万。
1:6的伤亡比。
在现代科技发达的年代,重伤抢救不过来的也特别多。那个年代的医疗环境,就别指望了,轻伤都有可能要人命。所以真实的伤亡是不忍直视的。
就咱们这个年代,五六线的小县城,应该也就十来万人。刨除掉老弱,妇女儿童,青壮年男子也就两三万。
也就是这一仗,让一个县城的女人全当了寡妇,你们说可不可怕?
战争是残酷的,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不是空穴来风。那是经历过战乱的人,由衷发出的感叹。
愿祖国繁荣昌盛,和平万岁。 “你手里的东西是烧火棍吗?拦不住也要拦,谁要敢乱动,你给老子毙了他!”
把麦克风扔给通讯员,周景冲着身边的警卫摆了摆手,“警卫排,跟我上!”
迷龙带着一连继续维持秩序,而守在周景身边的警卫,则跟着他冲上了大桥,向着江对岸奔去。
怒江东岸,是虞啸卿川军师派出的先遣部队,按照师部命令布置江岸防御阵地,并且要炸断大桥。
这帮孙子能不能打仗不知道,在制造混乱罔顾人命方面,的确是一把好手。
要麻带着侦察排先头一个班挤过人群,通过大桥到达江对岸。
此时,桥上还有他二十几个弟兄,和几十逃命的难民。可守军这帮孙子工兵接了线,那营长也不管桥面上是什么情况,二话不说就要爆破。
也就是跟在要麻身后的董刀反应快,抽刀利落的砍断了电线,不然那桥上的几十个人都得用生命,为这个营长的一个命令而买单。
突然冒出一队人,要破坏己方的军事行动,那营长自然是万分警惕,差点就下令开火,跟要麻火并起来。
不过,即便没有火并起来,那人说起话来,空气中的火药味也是十足。
“哪个部分的?”
“66军,远征团,没听说过。别是哪犄角旮旯的杂牌团吧!“